疏水阀气液两相流冲蚀特性模拟和结构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蒸汽疏水阀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调节阀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数值仿真在调节阀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3 液滴冲蚀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液滴冲蚀的原因 | 第12页 |
1.3.2 液滴冲蚀的过程 | 第12-13页 |
1.3.3 外界参数对液滴冲蚀的影响 | 第13页 |
1.3.4 液滴冲蚀破坏机理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疏水阀原理及CFD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1.1 连续性方程 | 第16页 |
2.1.2 伯努利方程 | 第16-17页 |
2.1.3 调节阀的流量方程 | 第17-18页 |
2.2 CFD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2.1 CFD控制方程 | 第18-19页 |
2.2.2 控制方程求解方法 | 第19-23页 |
2.3 湍流模型 | 第23-24页 |
2.3.1 湍流模型简介 | 第23-24页 |
2.3.2 湍流模型选取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疏水阀气液两相流流场仿真 | 第26-36页 |
3.1 疏水阀的使用工况 | 第26-27页 |
3.2 几何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3.2.1 蒸汽疏水阀模型概述 | 第27页 |
3.2.2 Solidworks软件建模 | 第27-28页 |
3.3 网格划分 | 第28-30页 |
3.3.1 网格划分软件概述 | 第28-29页 |
3.3.2 网格划分方法 | 第29-30页 |
3.4 数值计算 | 第30-32页 |
3.4.1 数值计算软件CFX | 第30页 |
3.4.2 蒸汽疏水阀的计算模型 | 第30-32页 |
3.5 流场仿真结果 | 第32-34页 |
3.5.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32-33页 |
3.5.2 疏水阀两相流仿真结果 | 第33页 |
3.5.3 仿真结果对比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液滴冲蚀仿真 | 第36-45页 |
4.1 液滴冲蚀仿真方法 | 第36页 |
4.2 动力学软件LS-DYNA概述 | 第36-37页 |
4.3 动力学仿真方法 | 第37-41页 |
4.3.1 单元类型选定 | 第37页 |
4.3.2 材料本构模型 | 第37-39页 |
4.3.3 模型参数设置 | 第39页 |
4.3.4 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4.3.5 网格模型选取 | 第40-41页 |
4.4 动力学仿真结果 | 第41-44页 |
4.4.1 不同角度液滴冲蚀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4.2 不同速度液滴冲蚀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蒸汽疏水阀结构优化 | 第45-55页 |
5.1 蒸汽疏水阀设计概要 | 第45页 |
5.2 冲蚀磨损控制措施 | 第45-48页 |
5.2.1 材料选择 | 第45-46页 |
5.2.2 表面强化工艺 | 第46页 |
5.2.3 结构改进 | 第46-48页 |
5.3 蒸汽疏水阀的优化结构 | 第48-49页 |
5.4 蒸汽疏水阀的优化模型仿真与分析 | 第49-53页 |
5.4.1 模拟概述 | 第49页 |
5.4.2 流场分析 | 第49-51页 |
5.4.3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第51-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