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MAPK概述 | 第13-15页 |
1.1.1 MAPK信号转导通路 | 第13-14页 |
1.1.2 MAPK在昆虫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 西花蓟马 | 第15-16页 |
1.2.1 西花蓟马的起源与分布 | 第15-16页 |
1.2.2 西花蓟马的危害及防治 | 第16页 |
1.3 温度与真菌对西花蓟马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1 温度 | 第16-17页 |
1.3.2 球孢白僵菌 | 第17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西花蓟马MAPK相关基因的分析与蛋白表达 | 第20-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1 序列的分析与进化树构建 | 第20-21页 |
2.1.2 昆虫 | 第21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1.4 主要缓冲液和培养基的配方 | 第22-23页 |
2.1.5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1.6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41页 |
2.2.1 西花蓟马JNK蛋白基本理化性质 | 第27-29页 |
2.2.2 西花蓟马p38蛋白基本理化性质 | 第29-31页 |
2.2.3 西花蓟马ERK蛋白基本理化性质 | 第31-34页 |
2.2.4 西花蓟马MAPK3个蛋白序列的进化树分析 | 第34-36页 |
2.2.5 开放阅读框扩增 | 第36页 |
2.2.6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第36-37页 |
2.2.7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7-39页 |
2.2.8 分离与纯化重组蛋白 | 第39-41页 |
2.3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低温胁迫对西花蓟马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2-5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3.1.1 供试昆虫 | 第4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3.1.3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3.1.4 温度处理与蛋白提取 | 第43页 |
3.1.5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 | 第43-4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3.2.1 不同温度处理对西花蓟马MAPK途径的影响 | 第45页 |
3.2.2 0℃处理不同时间对西花蓟马MAPK途径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3 0℃处理后分别置于-13℃、26℃西花蓟马JNK、p38、ERK蛋白的磷酸化情况。 | 第47页 |
3.2.4 0℃处理后置于26℃不同时间的西花蓟马JNK、p38、ERK,蛋白的磷酸化情况 | 第47-48页 |
3.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球孢白僵菌侵染对西花蓟马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0-56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4.1.1 供试昆虫和真菌 | 第50页 |
4.1.2 试剂 | 第50页 |
4.1.3 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4.1.4 白僵菌处理 | 第51页 |
4.1.5 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4.2.1 JNK、p38与ERK的诱导表达分析 | 第52-54页 |
4.2.2 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MAPK信号通路影响 | 第54页 |
4.3 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