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d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本文框架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虚拟组织的应用综述 | 第18-24页 |
2.1 组织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1.1 古典组织理论 | 第18-19页 |
2.1.2 现代组织理论 | 第19页 |
2.1.3 行为组织理论 | 第19-20页 |
2.2 传播的相关理论 | 第20页 |
2.2.1 休眠效应理论 | 第20页 |
2.2.2 议程设置理论 | 第20页 |
2.2.3 把关人理论 | 第20页 |
2.2.4 拟态环境 | 第20页 |
2.3 虚拟组织的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2.3.1 虚拟组织概述 | 第20-21页 |
2.3.2 虚拟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 第21-22页 |
2.3.3 虚拟团队的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第3章 虚拟组织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32页 |
3.1 中铁建T公司简介 | 第24-26页 |
3.2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工作的特征 | 第26-27页 |
3.2.1 时间特征 | 第26页 |
3.2.2 空间特征 | 第26-27页 |
3.2.3 人员特征 | 第27页 |
3.2.4 工作方式 | 第27页 |
3.3 应用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宣传报道工作 | 第27-28页 |
3.4 宣传报道工作几种可选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3.4.1 直线职能制组织管理模式 | 第28页 |
3.4.2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3.4.3 矩阵结构管理模式 | 第29页 |
3.4.4 虚拟组织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3.5 宣传报道管理模式的选择 | 第30-32页 |
第4章 虚拟组织管理设计 | 第32-41页 |
4.1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虚拟组织管理模式架构的设计 | 第32-33页 |
4.1.1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虚拟组织的概念界定 | 第32页 |
4.1.2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虚拟组织管理架构的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4.1.3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虚拟组织结构框架图 | 第33页 |
4.2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虚拟组织的职责界定 | 第33-35页 |
4.3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虚拟组织工作业务流程 | 第35-36页 |
4.4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虚拟组织管理 | 第36-39页 |
4.5 虚拟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 | 第39-41页 |
4.5.1 虚拟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实施条件 | 第39-40页 |
4.5.2 虚拟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及特点 | 第40页 |
4.5.3 虚拟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 第40-41页 |
第5章 虚拟组织在宣传报道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41-63页 |
5.1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虚拟组织的特征 | 第41-43页 |
5.2 公司宣传报道工作应用虚拟组织管理的实施情况 | 第43-47页 |
5.2.1 公司宣传报道工作应用虚拟组织管理的实施效果 | 第43-45页 |
5.2.2 采用虚拟组织进行宣传报道管理的成功案例 | 第45-47页 |
5.3 公司采用虚拟组织管理宣传报道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 第47-48页 |
5.4 中铁建T公司兼职通讯员工作满意度调研介绍 | 第48-63页 |
5.4.1 开展问卷调查的背景及调查的实施 | 第48-55页 |
5.4.2 兼职通讯员对采用虚拟组织管理宣传报道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 第55-61页 |
5.4.3 兼职通讯员上网情况分析 | 第61-63页 |
第6章 虚拟组织管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 第63-68页 |
6.1 采用虚拟组织进行宣传报道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63-64页 |
6.2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虚拟组织管理方案改善建议 | 第64-66页 |
6.3 中铁建T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虚拟组织管理的借鉴意义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