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0-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1 促性腺激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第15-18页 |
1.1 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其生理作用 | 第15页 |
1.2 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其生理作用 | 第15-16页 |
1.3 FSH与LH在卵泡成熟过程中存在的相互关系 | 第16页 |
1.4 亮丙瑞林(LE)简介 | 第16-17页 |
1.5 促性腺激素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2 纳米抗体的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2.1 纳米抗体的简介 | 第18页 |
2.2 纳米抗体在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18-20页 |
3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第20-23页 |
3.1 骨质疏松症简介 | 第20-21页 |
3.2 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 第21页 |
3.3 FSH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 第21-22页 |
3.4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0-76页 |
第一章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骆驼抗体文库中筛选抗FSHR纳米抗体 | 第30-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1.1 材料 | 第31-33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1.1.2 试剂 | 第31页 |
1.1.3 仪器 | 第31-32页 |
1.1.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第32-33页 |
1.2 方法 | 第33-36页 |
1.2.1 噬菌体的分离与扩增 | 第33-34页 |
1.2.2 抗FSHR纳米抗体的亲和筛选 | 第34页 |
1.2.3 多克隆Phage ELISA | 第34-35页 |
1.2.4 原核表达载体pET22b-VHH-3F9的构建 | 第35页 |
1.2.5 VHH-3F9纳米抗体的制备 | 第35页 |
1.2.6 VHH-3F9纳米抗体的结合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1.2.7 竞争ELISA检测VHH-3F9的阻断能力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2.1 抗原FSHR234蛋白的获得 | 第36-37页 |
2.2 FSHR234蛋白对噬菌体免疫文库的筛选 | 第37-39页 |
2.3 FSHR234抗原筛选获得的VHH-X基因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2.4 pMECS-VHH-X重组质粒的提取及其酶切 | 第40-42页 |
2.5 BL21-pET22b-VHH-3F8、3F10、3F9、3F19及 3F20转化子的鉴定 | 第42页 |
2.6 纳米抗体VHH-3F9的诱导表达及其纯化 | 第42-44页 |
2.7 纳米抗体VHH-3F9的结合活性检测 | 第44-45页 |
2.8 竞争ELISA检测VHH-3F9的阻断功能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二章 抗FSHR骆驼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1-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1.1 材料 | 第52页 |
1.2 方法 | 第52-54页 |
1.2.1 FSHR234蛋白免疫新疆双峰驼及其血清的采集 | 第52页 |
1.2.2 骆驼来源抗FSHR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52-53页 |
1.2.3 间接ELISA法检测抗FSHR多克隆抗体的最低结合浓度 | 第53页 |
1.2.4 Western Blot检测抗FSHR多克隆抗体结合特异性 | 第53页 |
1.2.5 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抗FSHR抗体在caov-3 细胞表面的结合 | 第53-54页 |
2 结果 | 第54-58页 |
2.1 骆驼来源抗FSHR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54-56页 |
2.2 抗FSHR多克隆抗体的最低结合浓度测定 | 第56页 |
2.3 Western Blot检测骆驼抗FSHR多克隆抗体结合特异性 | 第56页 |
2.4 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抗FSHR抗体在caov-3 细胞表面的结合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三章 SD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6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1.1 材料 | 第61页 |
1.2 方法 | 第61-62页 |
1.2.1 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第61页 |
1.2.2 大鼠血生化指标及雌激素水平测定 | 第61页 |
1.2.3 大鼠骨密度(BMD)测定 | 第61-62页 |
1.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62页 |
2 结果 | 第62-64页 |
2.1 动物生长常规观察 | 第62页 |
2.2 大鼠血钙(S-Ca)、血磷(S-P)含量测定 | 第62-63页 |
2.3 大鼠血清E2、FSH、LH水平测定 | 第63-64页 |
2.4 大鼠骨密度(BMD)检测 | 第64页 |
3 讨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四章 抗FSHR抗体对实验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第68-76页 |
1 材料 | 第69页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69页 |
1.2 试剂配置 | 第69页 |
2 方法 | 第69-70页 |
2.1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 | 第69页 |
2.2 抗FSHR抗体治疗SD大鼠雌激素及BMD检测 | 第69-70页 |
2.3 免疫组化观察SD大鼠骨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70页 |
3 结果 | 第70-73页 |
3.1 治疗过程中SD大鼠体重的变化 | 第70页 |
3.2 抗体治疗SD大鼠雌激素及BMD检测 | 第70-72页 |
3.3 抗体治疗SD大鼠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72-73页 |
4 讨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1 结论 | 第76页 |
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
参与课题 | 第79页 |
发表文章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