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一、研究指向与研究内容第10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三、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四、研究可行性分析第12-13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吟诵的历史回顾与现实价值第14-20页
    一、吟诵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吟诵第14页
        (二)吟诵与朗诵的区别第14-15页
        (三)吟诵与吟唱的区别第15页
        (四)吟诵与流行歌唱的区别第15页
    二、吟诵的历史回顾第15-17页
    三、吟诵法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第17-20页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第17页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第17-19页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效率第19-20页
第三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为例)第20-28页
    一、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0-25页
    二、吟诵法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第25-28页
第四章 吟诵法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探索第28-41页
    一、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策略探究第28-36页
        (一)明确节奏——把握规律,吟之有法第28-32页
        (二)选择曲调——体现个性,以声传情第32-33页
        (三)教师范吟——感受氛围,把握节奏第33-34页
        (四)因声入境——展开想象,缘景明情第34-35页
        (五)重复吟诵——领悟诗意,感知变化第35-36页
    二、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第36-41页
        (一)树立正确的吟诵教学观第36-39页
        (二)以文学性为主,音乐性为辅第39页
        (三)以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A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负荷率因素的销售电价模型及应用
下一篇:自噬在温和型热应激诱导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乳酸生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