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负刚度装置在连续梁桥上的减隔震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桥梁结构的震害第9-11页
    1.3 国内外桥梁抗震的分析和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第11-12页
        1.3.2 桥梁抗震的分析方法第12-13页
    1.4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第13-16页
        1.4.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4.2 国外减隔震桥梁的应用和发展第15-16页
        1.4.3 国内减隔震桥梁的应用和发展第16页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动态时程分析方法第18-29页
    2.1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第18-22页
        2.1.1 时程分析方法简介第18-19页
        2.1.2 动态时程法的振动方程第19页
        2.1.3 一致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反应方程第19-20页
        2.1.4 非一致地震动输入下的的地震反应方程第20-22页
    2.2 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第22-25页
        2.2.1 桥梁结构的地震振动方程第22页
        2.2.2 地震动的输入第22-23页
        2.2.3 阻尼的输入第23-24页
        2.2.4 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第24-25页
    2.3 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第25-29页
第三章 负刚度装置的工作原理第29-40页
    3.1 负刚度装置的发展第29-30页
    3.2 负刚度装置的描述第30-31页
    3.3 负刚度装置的分析模型第31-36页
    3.4 负刚度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正确性验证第36-40页
        3.4.1 有限元软件对负刚度装置的模拟第36-37页
        3.4.2 有限元模拟负刚度装置力学性能的正确性验证第37-40页
第四章 负刚度装置在桥梁中的减隔震分析第40-53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工程背景简介第40-41页
        4.2.1 概述第40页
        4.2.2 上部结构构造第40-41页
        4.2.3 下部结构构造第41页
    4.3 连续梁桥的计算模型建立及装置参数第41-43页
    4.4 负刚度装置在连续梁桥中的减隔震分析第43-53页
        4.4.1 地震动及其简介第43页
        4.4.2 地震动作用下不同安装位置对桥梁结构的减隔震分析第43-47页
        4.4.3 地震动作用下桥墩高度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减隔震分析第47-50页
        4.4.4 地震动作用下加速度峰值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减隔震分析第50-52页
        4.4.5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负刚度装置和粘滞阻尼器联合的减隔震分析第53-67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第53-57页
        5.2.1 粘滞阻尼器的构造第53-54页
        5.2.2 粘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第54-57页
    5.3 粘滞阻尼器在桥梁中的减隔震分析第57-60页
    5.4 粘滞阻尼器和负刚度装置联合作用在桥梁中的减隔震分析第60-62页
    5.5 阻尼器和负刚度装置在桥梁中的减隔震分析对比第62-64页
    5.6 阻尼器和负刚度装置联合作用和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效果的对比第64-66页
    5.7 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溪地区220kV变压器状态检修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影响红茶汤色的主要色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