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识字论文

小学语文合作识字学习活动模式的建构--一项行动研究的尝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问题提出第11-12页
        (一)教学实践问题解决的需要第11-12页
        (二)核心素养对合作能力的要求第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1.理论意义第13页
            2.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理论基础第14页
        (一)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第14页
        (二)社会互赖理论第14页
        (三)知识建构理论第14页
    四、研究现状第14-20页
        (一)关于合作学习第14-16页
        (二)关于识字教学第16-18页
        (三)关于合作识字学习活动的研究第18页
        (四)关于行动研究第18-20页
    五、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20页
        (二)行动研究法第20页
        (三)调查法第20-21页
            1.问卷调查法第20页
            2.访谈法第20-21页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活动总体设计第21-29页
    一、行动研究进程第21-22页
        (一)准备阶段第21页
        (二)行动阶段第21-22页
            1.第一轮研究第21-22页
            2.第二轮研究第22页
        (三)总结阶段第22页
    二、合作识字学习活动设计第22-29页
        (一)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原则第23-24页
        (二)合作识字学习活动模式设计第24-26页
            1.确定识字任务第25页
            2.成立合作小组第25页
            3.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第25页
            4.识字成果展示第25-26页
            5.效果评价第26页
        (三)小组成员角色第26-27页
        (四)合作识字学习活动策略指导第27-29页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第29-43页
    一、合作识字学习活动初探:行动研究第一轮第29-35页
        (一)计划第29页
        (二)实施第29-30页
        (三)观察第30-33页
            1.视频日记第31-32页
            2.轶事记录第32-33页
        (四)反思第33-35页
            1.对行动研究目标和设计的反思第33页
            2.对行动研究实施过程的反思第33-34页
            3.对行动研究过程调整的反思第34-35页
    二、合作识字学习活动优化:行动研究第二轮第35-43页
        (一)再计划第35-36页
            1.确立改进目标第35-36页
            2.合作识字学习活动模式改进第36页
        (二)实施第36-38页
            1.成立合作小组第37页
            2.明确识字任务第37页
            3.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第37页
            4.识字成果展示第37页
            5.效果评价第37-38页
        (三)观察第38-41页
            1.现场记录第38-39页
            2.轶事记录第39-40页
            3.识字任务单第40-41页
        (四)反思第41-43页
            1.关于行动研究过程第41页
            2.关于合作识字学习活动模式的适切性第41-42页
            3.关于合作识字学习活动模式的前景第42-43页
第三章 总结第43-46页
    一、研究结论第43-44页
    二、研究局限第44-45页
        (一)研究时间周期较短第44页
        (二)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支持第44-45页
    三、研究展望第45-46页
        (一)丰富合作学习的内涵与外延第45页
        (二)探寻合作学习与识字教学深入融合的新途径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A第49-50页
附录B第50-51页
附录C第51-52页
附录D第52-53页
附录E第53-54页
附录F第54-56页
附录G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R公司保健品体验式营销模式研究
下一篇:不同栽培模式下重庆山地烤烟生理与代谢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