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致谢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NTC热敏陶瓷的简介 | 第16-20页 |
1.1.1 NTC热敏陶瓷 | 第16页 |
1.1.2 NTC热敏陶瓷的导电原理 | 第16-17页 |
1.1.3 NTC热敏陶瓷的基本常用参数 | 第17-18页 |
1.1.4 NTC热敏陶瓷发展历程和应用 | 第18-20页 |
1.2 NTC热敏陶瓷的制备方法 | 第20-24页 |
1.2.1 粉体的制备 | 第21-23页 |
1.2.2 造粒 | 第23页 |
1.2.3 成型 | 第23页 |
1.2.4 烧结 | 第23页 |
1.2.5 电极制备 | 第23页 |
1.2.6 敏化和老化 | 第23-24页 |
1.3 NTC热敏陶瓷的成型工艺 | 第24-27页 |
1.3.1 陶瓷成型的要求 | 第24页 |
1.3.2 陶瓷成型技术简介 | 第24-26页 |
1.3.3 凝胶浇注成型的简介 | 第26-27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料 | 第28-30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1.2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2.2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2.3 样品测试 | 第31-34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31页 |
2.3.2 表观密度 | 第31-32页 |
2.3.3 电学性能 | 第32页 |
2.3.4 老化性能 | 第32页 |
2.3.5 粒度分析 | 第32-33页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3页 |
2.3.7 能谱分析(EDS) | 第33页 |
2.3.8 热重分析(TG) | 第33-34页 |
第三章 Ce掺杂对Mn-Co-O系热敏电阻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4-46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34-36页 |
3.1.1 样品的制备 | 第35页 |
3.1.2 样品的测试 | 第35-36页 |
3.2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 第36-45页 |
3.2.1 相组成分析 | 第36-37页 |
3.2.2 微结构分析 | 第37-42页 |
3.2.3 电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3.2.4 老化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3.3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三种方法制备Mn-Co-O系热敏电阻的性能比较 | 第46-55页 |
4.1 实验内容 | 第46-48页 |
4.1.1 样品的制备 | 第46-47页 |
4.1.2 样品测试 | 第47-4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4.2.1 不同的粉体制备方法的NTC热敏电阻的相组成 | 第48-49页 |
4.2.2 不同的粉体制备方法的粉体的粒度 | 第49-51页 |
4.2.3 不同的粉体制备方法的NTC热敏电阻的表观密度 | 第51-52页 |
4.2.4 不同的粉体制备方法的NTC热敏电阻的微结构 | 第52-53页 |
4.2.5 不同的粉体制备方法对NTC热敏电阻的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凝胶浇注成型制备Mn-Co-O系热敏电阻 | 第55-63页 |
5.1 实验内容 | 第55-57页 |
5.1.1 样品的制备 | 第55-56页 |
5.1.2 样品的测试 | 第56-57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5.2.1 样品的相结构分析 | 第57页 |
5.2.2 素坯的TG曲线 | 第57-58页 |
5.2.3 样品的微观结构 | 第58-59页 |
5.2.4 单体与引发剂含量对固化时间的影响 | 第59-61页 |
5.2.5 温度对固化时间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 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