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原位生成(Fe,Cr)7C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颗粒增强钢铁基体表面复合材料的概况第10-12页
        1.2.1 增强相颗粒的选择第10-11页
        1.2.2 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1-12页
    1.3 Fe-Cr-C三元系合金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铬系铸铁第13-14页
        1.3.2 改善铬系铸铁的方法第14-16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阐述第16-19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9页
    2.2 试样制备工艺第19-23页
        2.2.1 试样制备第19-20页
        2.2.2 反应温度的确定第20-22页
        2.2.3 工艺技术路线第22-23页
    2.3 实验仪器、设备及测试分析方法第23-25页
        2.3.1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3-24页
        2.3.2 测试分析方法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物相分析和组织演变过程第27-39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Fe-Cr-C三元体系的热力学分析第27-32页
        3.2.1 近似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3.2.2 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第28-30页
        3.2.3 反应的热力学讨论第30-32页
    3.3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物相分析第32页
    3.4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第32-37页
        3.4.1 铸态时Fe/Cr复合预制体的显微组织第32-33页
        3.4.2 1180℃保温 2h后(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第33-34页
        3.4.3 1180℃保温 3h后(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第34-36页
        3.4.4 1180℃保温 5h后(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动力学及形成机理分析第39-49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动力学分析第39-45页
        4.2.1 致密陶瓷层第40-41页
        4.2.2 生长速率常数的计算第41-43页
        4.2.3 扩散激活能的计算第43-45页
    4.3 反应过程模型及反应机理分析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硬度分布及耐磨性能分析第49-63页
    5.1 引言第49-50页
    5.2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显微硬度变化及分布第50-52页
    5.3 原位生成(Fe,Cr)_7C_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的磨损特性和磨损机理第52-60页
        5.3.1 试样的制备及实验条件第52-53页
        5.3.2 两体磨料磨损特性及磨损形貌第53-56页
        5.3.3 磨损机理及其物理模型第56-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情感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橘皮汤有效部位制剂开发及其主要成分药物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