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1.4.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1-12页 |
1.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2页 |
1.4.3 图书馆学五定律 | 第12-13页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5.3 简单述评 | 第17页 |
1.6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7.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7.2 访谈法和问卷法 | 第18页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满意度评估模型及评估技术方法 | 第19-24页 |
2.1 满意度评估模型 | 第19-21页 |
2.2 满意度评估技术方法 | 第21-24页 |
2.2.1 满意度评估方法 | 第21页 |
2.2.2 满意度的计算 | 第21-22页 |
2.2.3 层次分析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乡镇公共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测评体系建构及问卷设计 | 第24-28页 |
3.1 读者满意度测评指标的构建 | 第24-25页 |
3.2 读者满意度测评等级 | 第25页 |
3.3 确定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设计 | 第25-28页 |
3.3.1 确定调查对象 | 第25-27页 |
3.3.2 问卷设计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乡镇公共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28-40页 |
4.1 读者特征 | 第28-30页 |
4.1.1 基本情况特征 | 第28-29页 |
4.1.2 阅读需求的特征 | 第29-30页 |
4.2 读者满意度指标权重分析 | 第30-33页 |
4.2.1 读者满意度层次结构模型 | 第30-31页 |
4.2.2 构建判断矩阵 | 第31-32页 |
4.2.3 计算各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第32-33页 |
4.3 读者满意度测评 | 第33-35页 |
4.3.1 数据统计及量化处理 | 第33-35页 |
4.3.2 各层次满意度测评 | 第35页 |
4.4 分层次读者满意度分析 | 第35-38页 |
4.4.1 环境层面 | 第36页 |
4.4.2 制度层面 | 第36-37页 |
4.4.3 服务层面 | 第37页 |
4.4.4 人员层面 | 第37页 |
4.4.5 馆藏层面 | 第37-38页 |
4.5 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4.5.1 取得的成效 | 第38页 |
4.5.2 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乡镇公共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提升策略 | 第40-43页 |
5.1 推广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助力乡镇图书馆提档升级 | 第40页 |
5.2 丰富馆藏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益 | 第40页 |
5.3 以方便读者为导向,合理安排开放时间 | 第40-41页 |
5.4 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缓解管理人员不足问题 | 第41页 |
5.5 完善乡镇图书馆设施建设,适应行政区划调整 | 第41-42页 |
5.6 流动图书车送书下乡,拓展服务范围 | 第42页 |
5.7 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建设特色图书馆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附录 1: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45-46页 |
附录 2:读者经典访谈记录表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