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多元GARCH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14-26页 |
2.1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 第14-16页 |
2.1.1 自回归(AR)模型 | 第14-15页 |
2.1.2 移动平均(MA)模型 | 第15页 |
2.1.3 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 | 第15页 |
2.1.4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 | 第15-16页 |
2.2 模型的识别 | 第16-17页 |
2.2.1 自相关函数(AC) | 第16页 |
2.2.2 偏相关函数(PAC) | 第16-17页 |
2.3 波动性时间序列建模 | 第17-20页 |
2.3.1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过程 | 第17-18页 |
2.3.2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过程 | 第18-19页 |
2.3.3 ARCH均值(ARCH-M)模型 | 第19页 |
2.3.4 杠杆效应与非对称模型 | 第19-20页 |
2.4 多元GARCH模型中DCC-MVGARCH模型 | 第20-22页 |
2.5 数据检验与模型评价 | 第22-24页 |
2.5.1 数据检验方法 | 第22-23页 |
2.5.2 模型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股票收益率序列建模 | 第26-45页 |
3.1 样本数据选取说明 | 第26-28页 |
3.2 样本数据的基本检验 | 第28-30页 |
3.2.1 描述性统计与正态性检验 | 第28-29页 |
3.2.2 平稳性检验 | 第29页 |
3.2.3 ARCH效应检验 | 第29-30页 |
3.3 收益率模型识别 | 第30-31页 |
3.4 收益率GARCH模型族的实证分析 | 第31-41页 |
3.4.1 GARCH模型建模 | 第31-38页 |
3.4.2 EGARCH模型建模 | 第38-41页 |
3.5 短期投资收益率EGARCH模型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基于多元GAECH模型的系统性风险建模 | 第45-61页 |
4.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45-46页 |
4.1.1 系统性风险β系数的含义 | 第45页 |
4.1.2 系统性风险β系数的用途及意义 | 第45-46页 |
4.2 系统性风险估计 | 第46-59页 |
4.2.1 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50页 |
4.2.2 DCC-MVGARCH模型估计动态相关系数 | 第50-51页 |
4.2.3 单只股票系统风险系数的分析 | 第51-54页 |
4.2.4 成分股系统风险系数的分析 | 第54-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1-64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