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案情及主要争议 | 第10-14页 |
(一) 案由 | 第10页 |
(二) 案情简介 | 第10-12页 |
(三) 案件焦点 | 第12-13页 |
(四) 争议与分歧意见 | 第13-14页 |
二、大瑶山石牌法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 第14-17页 |
(一) 大瑶山石牌制概述 | 第14-15页 |
(二) 石牌法的历史成因及其性质 | 第15-16页 |
(三) 石牌法的历史作用 | 第16-17页 |
三、新石牌法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性质 | 第17-23页 |
(一) 新石牌法的产生 | 第17-19页 |
(二) 新石牌法产生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1. 石牌法先于国家制定法而存在,新石牌法作为石牌法的存续具有历史合理性 | 第19-20页 |
(1) 石牌法先于国家制定法而存在 | 第19页 |
(2) 大瑶山瑶民对新石牌法的认同心理 | 第19-20页 |
(3) 新石牌法是大瑶山社会秩序传承的纽带 | 第20页 |
2. 正式法律的供给不足与不切合农村实际,抑制了民间对正式法律的需求 | 第20-21页 |
3. 瑶民对法律的陌生以及固有的法律观念常常阻碍他们去接近正式的法律,他们更信任用大瑶山中大家所共有的生活逻辑来调解纠纷 | 第21-22页 |
(三) 新石牌法的性质 | 第22-23页 |
四、新石牌法与国家制定法的有效对接 | 第23-28页 |
(一) 新石牌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冲突 | 第23-24页 |
(二) 实现新石牌法与国家制定法有效对接的条件 | 第24-25页 |
(三) 新石牌法与国家制定法有效对接的具体实施路径 | 第25-26页 |
(四) 新石牌法与国家制定法有效对接的实施方案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