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背景介绍 | 第13-21页 |
(一) 美国油污法的发展史 | 第13-15页 |
1.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美国油污规则的相关立法 | 第13-14页 |
2. 美国《1990 年油污法》的产生 | 第14-15页 |
(二) 中国海上油污规则的制定背景和油污损害赔偿模式 | 第15-18页 |
1. 中国海上油污规则体系的制定背景 | 第15-16页 |
2. 油污损害赔偿的双轨模式 | 第16-18页 |
(三) 相关术语 | 第18-21页 |
1. 油类 | 第18-19页 |
2. 船舶 | 第19-20页 |
3. 船舶所有人 | 第20-21页 |
二、归责原则和免责条件—赔偿制度的核心与灵魂 | 第21-26页 |
(一) 归责原则 | 第21-23页 |
1. 船舶油污污染的归责原则—背离了海商法传统的船东本位主义 | 第21-22页 |
2. 中美两国的归责原则 | 第22-23页 |
(二) 免责条件 | 第23-25页 |
1. 美国 OPA1990 的相关规定 | 第23-24页 |
2. 中国的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三) 两国相关规定比较评析 | 第25-26页 |
三、责任主体、责任保险及直接诉讼—第一层次的保障 | 第26-33页 |
(一) 责任主体 | 第26-29页 |
1. 美国 OPA1990 的相关规定 | 第26-28页 |
2. 中国的相关规定 | 第28页 |
3. 两国相关规定比较评析 | 第28-29页 |
(二) 责任保险及直接诉讼制度 | 第29-33页 |
1. 美国 OPA1990 的相关规定 | 第29-31页 |
2. 中国的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3. 两国相关规定比较评析 | 第32-33页 |
四、基金制度—第二层次的保障 | 第33-39页 |
(一) 美国OPA1990 及其它的相关规定 | 第33-36页 |
1. 美国信托基金的缘起 | 第33-34页 |
2. 信托基金的主要内容及运作 | 第34-36页 |
(二) 中国的相关规定 | 第36-37页 |
(三) 两国相关规定比较评析 | 第37-39页 |
1. 在基金性质上的不同 | 第37页 |
2. 在资金来源上的不同 | 第37-38页 |
3. 在基金的组成和使用上的不同 | 第38页 |
4. 基金的主管部门的不同 | 第38页 |
5. 其他 | 第38-39页 |
五、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 第39-47页 |
(一) 相关内容的修正与完善 | 第39-43页 |
1. 对相关术语的修正与完善 | 第39-40页 |
2. 逐渐制定更为严苛的免责条件 | 第40-42页 |
3. 完善责任主体和直接诉讼制度 | 第42-43页 |
(二) 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43-47页 |
1. 有关《基金公约》(IOPCFund)的问题 | 第43-44页 |
2. 国内的基金制度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