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法官判后答疑的概述 | 第11-19页 |
(一) 法官判后答疑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2页 |
(二) 法官判后答疑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三) 法官判后答疑的预设功能 | 第13-15页 |
(四) 法官判后答疑的具体样态 | 第15-19页 |
二、法官判后答疑的实践效果 | 第19-23页 |
(一) 传统模式的实践效果 | 第19-23页 |
(二) 创新模式的实践效果 | 第23页 |
三、法官判后答疑制度的试行效果解析 | 第23-32页 |
(一) 传统模式的实践效果解析 | 第23-28页 |
(二) 创新模式的实践效果解析 | 第28-32页 |
四、法官判后答疑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功能定位不当 | 第32-35页 |
(一) 判后答疑预设功能的解析 | 第32-33页 |
(二) 法官判后答疑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 第33-35页 |
五、完善法官判后答疑的具体构想 | 第35-42页 |
(一) 应然的功能定位 | 第35页 |
(二) 改革的思路 | 第35-36页 |
(三) 具体制度设计 | 第36-38页 |
(四) 法官判后答疑在中国的未来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