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 第11-13页 |
·滨水环境 | 第11-12页 |
·水空间 | 第12-13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日本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日本水空间设计基础研究 | 第17-37页 |
·水空间设计的主要客体 | 第17-21页 |
·水的存在形态 | 第17-18页 |
·水的功能和作用 | 第18-19页 |
·水的各种类型 | 第19-21页 |
·水空间设计的历史演变 | 第21-27页 |
·原始——弥生时代(公元前3 世纪——公元3 世纪) | 第21-22页 |
·大和——奈良时代(公元4 世纪——公元15 世纪) | 第22-25页 |
·安土——江户时代(公元16 世纪——公元19 世纪中叶) | 第25-26页 |
·现代(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 第26-27页 |
·近期以及未来 | 第27页 |
·水空间设计的特性 | 第27-37页 |
·人类活动与水空间 | 第28页 |
·设计范围与水空间 | 第28-29页 |
·城市化与水空间 | 第29-31页 |
·水空间的形成与开发 | 第31-34页 |
·水空间的利用与管理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日本水空间设计内容 | 第37-52页 |
·设计的构成与分类 | 第37-39页 |
·设计的构成 | 第37页 |
·设计分类 | 第37-39页 |
·设计的思路 | 第39-42页 |
·思路概要 | 第39-41页 |
·基本条件 | 第41-42页 |
·相关的调查 | 第42页 |
·设计的相关要素 | 第42-43页 |
·设计的方法 | 第43-48页 |
·视角 | 第43-45页 |
·距离 | 第45-48页 |
·设计案例 | 第48-52页 |
·新川崎的城市公园 | 第48-49页 |
·设计案例-古川亲水公园 | 第49-52页 |
第四章 日本水空间设计程序和保障 | 第52-61页 |
·水空间设计的程序 | 第52-54页 |
·构想设计 | 第52-53页 |
·基本设计 | 第53页 |
·实施设计 | 第53-54页 |
·维护管理设计 | 第54页 |
·水空间设计的保障体系 | 第54-61页 |
·法律法规保障 | 第54-56页 |
·跟踪调查的保障体系 | 第56-58页 |
·性能要求和维护管理保障 | 第58-61页 |
第五章 日本水空间设计的启示与借鉴 | 第61-68页 |
·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第61-63页 |
·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 第61-62页 |
·突出人与水和谐相处的亲水性设计 | 第62-63页 |
·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城市开放型水空间 | 第63页 |
·重视严格规范的水空间设计程序 | 第63-64页 |
·了解设计地域背景和开展必要的调查 | 第63-64页 |
·熟悉设计对象和掌握具体设计流程 | 第64页 |
·优化设计方法、检验设计效果和利用维护设施 | 第64页 |
·重视水空间设计功能的多样化和复合化 | 第64-65页 |
·重视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 第65-66页 |
·重视水空间设施维护管理,有效提高使用率和使用寿命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