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结果的内容分析 | 第13-16页 |
(三)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三、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7-20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一) 教育公平 | 第21页 |
(二) 高考加分政策 | 第21-22页 |
(三)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 | 第22-23页 |
第一章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事实分析 | 第23-37页 |
一、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宏观分析 | 第23-24页 |
(一)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与高考制度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 教育部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与省(市、自治区)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制定的关系 | 第24页 |
二、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微观分析 | 第24-35页 |
(一)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24-27页 |
(二) 加分对象角度下省(市、自治区)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分析 | 第27-35页 |
三、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特点分析 | 第35-37页 |
(一)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不断发展,加分项目和加分对象逐渐IX增多 | 第35页 |
(二)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走向成熟,逐渐规范化 | 第35页 |
(三) 加分项目缩减、加分幅度降低是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发展趋势 | 第35-37页 |
第二章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价值分析 | 第37-48页 |
一、价值选择 | 第37-39页 |
(一) 现象性的政策价值选择 | 第37-38页 |
(二) 本质性的政策价值选择 | 第38-39页 |
二、合法性分析 | 第39-43页 |
(一) 形式合法性 | 第39-40页 |
(二) 实质合法性 | 第40-43页 |
三、有效性分析 | 第43页 |
四、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价值偏差分析 | 第43-48页 |
(一)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价值偏差表现 | 第43-44页 |
(二)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价值偏差原因 | 第44-48页 |
第三章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规范分析 | 第48-55页 |
一、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理论反思 | 第48-50页 |
(一)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思考 | 第48页 |
(二)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补充机制 | 第48-49页 |
(三) 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退出机制 | 第49-50页 |
二、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实践策略 | 第50-55页 |
(一) 制定方面 | 第50-51页 |
(二) 制度设计方面 | 第51-53页 |
(三) 执行监督方面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