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和解协议之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六、论文的结构 | 第15页 |
七、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撤诉和解协议的概述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7-18页 |
一、撤诉和解协议的概念 | 第17页 |
二、撤诉和解协议的特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撤诉和解协议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撤诉和解协议的适法性与法律性质 | 第21-34页 |
第一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适法性 | 第21-25页 |
一、和解协议的适法性 | 第21-23页 |
二、撤诉合意的适法性 | 第23-25页 |
三、撤诉和解协议的适法性 | 第25页 |
第二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法律性质 | 第25-32页 |
一、实体法契约说 | 第26-28页 |
二、诉讼法契约说 | 第28-30页 |
三、二元契约说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本文的观点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撤诉和解协议的要件及其效力 | 第34-44页 |
第一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要件 | 第34-37页 |
一、撤诉和解协议的主体要件 | 第35-36页 |
二、撤诉和解协议的客体要件(标的) | 第36-37页 |
三、撤诉和解协议的形式要件 | 第37页 |
四、条件或者期限 | 第37页 |
第二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效力 | 第37-44页 |
一、当事人提出与证明 | 第38-39页 |
二、法院的审判 | 第39-40页 |
三、撤诉和解协议的效力 | 第40-42页 |
四、执行可能性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撤诉和解协议的效力阻却 | 第44-47页 |
第一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可撤销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撤诉和解协议的无效 | 第45-47页 |
一、撤诉和解协议的全部无效 | 第45-46页 |
二、撤诉和解协议的部分无效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撤诉和解协议立法上的完善 | 第47-51页 |
第一节 构建与诉讼调解并行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47-49页 |
一、明确诉讼和解的范围 | 第47-48页 |
二、明确诉讼和解的主体 | 第48页 |
三、明确诉讼和解的客体 | 第48页 |
四、明确诉讼和解的效力 | 第48-49页 |
五、明确诉讼和解的救济 | 第49页 |
第二节 承认合意撤诉,完善撤诉制度 | 第49-51页 |
一、立法上规定合意撤诉与原告撤诉的效果一样 | 第50页 |
二、建立合意撤诉的救济机制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