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摘要第2-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4-19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价值第14页
    二、文献综述第14-17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17页
    四、论文结构第17-18页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第一章 客观归责理论的思想沿革第19-28页
    第一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形成第19-22页
        一、黑格尔与拉伦茨的归责思想第19-21页
        二、霍尼格与罗克辛的归责理论第21-22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理论定位第22-28页
        一、故意问题与客观归责第22-24页
        二、因果理论与归责理论第24-26页
        三、体系性地位第26-28页
第二章 客观归责理论的现实展开第28-40页
    第一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8-34页
        一、客观目的性概念第28-29页
        二、制造法所禁止的风险第29-31页
        三、实现法所禁止的风险第31-33页
        四、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第33-34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归责构造第34-40页
        一、三大阻却事由的位阶第34-35页
        二、信赖原则第35-36页
        三、回溯禁止第36-37页
        四、相当理论第37-38页
        五、特别认知第38-40页
第三章 客观归责理论的借鉴意义第40-54页
    第一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评价第40-41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意义第41-54页
        一、方法论意义第41-43页
        二、方法论借鉴第4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规范规程/防火规范》汉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Review of High Efficiency and Clean 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RCCI) Combustion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节选)汉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