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3-19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一、抗战时期陈毅统一战线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 | 第19-34页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统战理论 | 第19-21页 |
(二) 历史依据: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统战经验及教训 | 第21-23页 |
(三) 时代背景:抗战时期华中地区的复杂局面 | 第23-27页 |
(四) 主观条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素质 | 第27-34页 |
二、抗战时期陈毅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4-41页 |
(一) 统一战线是“战胜日寇分化阴谋毒计的基本路线” | 第34-35页 |
(二) “统一战线乃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 | 第35-37页 |
(三) “执行坚定的独立自主的抗战政策” | 第37-38页 |
(四) 人民群众是“重生亲父母” | 第38-41页 |
三、抗战时期陈毅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41-49页 |
(一)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第41-43页 |
1、注意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策略 | 第41-42页 |
2、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 第42-43页 |
(二)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第43-46页 |
1、坚决拥护党的统战政策 | 第43-44页 |
2、坚决抵制、清除统战工作中的“左”右倾思想 | 第44-45页 |
3、针对时局变化,采取灵活的统战方法 | 第45-46页 |
(三) 广泛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第46-49页 |
1、统战对象的广泛性,统战思想的全面性 | 第46-47页 |
2、针对不同的统战对象,采取不同的统战方法 | 第47-49页 |
四、抗战时期陈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49-58页 |
(一) 历史意义 | 第49-53页 |
1、为新四军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以及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 第49-51页 |
2、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 | 第51-53页 |
(二) 现实启示 | 第53-58页 |
1、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第53-54页 |
2、统战工作必须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 第54-55页 |
3、统战工作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切实照顾同盟者利益 | 第55-56页 |
4、统战工作必须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