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无氧铜水平连铸工艺简介 | 第7-8页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无氧铜连铸坯壳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2-16页 |
2.1 一冷区凝固计算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2.2 二冷区凝固计算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3 不同工艺条件对无氧铜坯壳形成影响规律的研究 | 第16-45页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3.2 实验数据及方案 | 第17-19页 |
3.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19-20页 |
3.4 冷却水量对水平连铸无氧铜坯壳生长的影响 | 第20-26页 |
3.4.1 模拟方案的确立 | 第21页 |
3.4.2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1-23页 |
3.4.3 冷却水量与液穴深度关系探究 | 第23-24页 |
3.4.4 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4-26页 |
3.4.5 小结 | 第26页 |
3.5 浇注温度对水平连铸无氧铜坯壳生长的影响 | 第26-32页 |
3.5.1 模拟方案的确立 | 第26-27页 |
3.5.2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3.5.3 浇注温度与液穴关系探究 | 第29-30页 |
3.5.4 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3.5.5 小结 | 第31-32页 |
3.6 拉坯速度对水平连铸无氧铜坯壳生长的影响 | 第32-37页 |
3.6.1 模拟方案的确立 | 第32页 |
3.6.2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3.6.3 拉坯速度与液穴深度关系探究 | 第34-35页 |
3.6.4 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3.6.5 小结 | 第36-37页 |
3.7 板坯厚度对水平连铸无氧铜坯壳生长的影响 | 第37-42页 |
3.7.1 模拟方案的确立 | 第37页 |
3.7.2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3.7.3 板坯厚度与液穴关系探究 | 第39-40页 |
3.7.4 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3.7.5 小结 | 第41-42页 |
3.8 二冷区对水平连铸无氧铜坯壳生长的影响 | 第42-45页 |
3.8.1 模拟方案的确立 | 第42页 |
3.8.2 二冷区冷却水量对铸坯温度场的影响 | 第42-43页 |
3.8.3 二冷区位置对铸坯温度场的影响 | 第43页 |
3.8.4 小结 | 第43-45页 |
4 铸坯收缩行为的补偿措施 | 第45-55页 |
4.1 奥钢联公司与宝钢公司的收缩补偿措施 | 第45-48页 |
4.2 收缩补偿措施的分析研究 | 第48-55页 |
4.2.1 结晶器倒锥度T与尺寸偏差、气隙大小的关系 | 第48-51页 |
4.2.2 结晶器收缩系数K与尺寸偏差、气隙大小的关系 | 第51-54页 |
4.2.3 小结 | 第54-5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5-5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5页 |
5.2 主要成果 | 第55-57页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