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

中国二十二冶建筑工程项目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危机预警管理研究评述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第17-28页
    2.1 危机、危机管理与危机预警概念第17-23页
        2.1.1 危机的概述第17-19页
        2.1.2 危机管理的内涵第19-21页
        2.1.3 预警机制第21-22页
        2.1.4 危机预警的内容第22-23页
    2.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第23-25页
        2.2.1 建筑工程项目的理论界定第23页
        2.2.2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第23-24页
        2.2.3 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的特征第24-25页
    2.3 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第25-27页
        2.3.1 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含义第25-26页
        2.3.2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的辨析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分析第28-37页
    3.1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第28-29页
    3.2 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建筑工程项目概述第29-32页
        3.2.1 中国二十二冶建筑工程项目简介第29页
        3.2.2 公司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及组织构成第29-32页
    3.3 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分析第32-33页
        3.3.1 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现状第32页
        3.3.2 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3.4 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的诱因分析第33-36页
        3.4.1 进度因素第33-34页
        3.4.2 质量因素第34页
        3.4.3 费用因素第34-35页
        3.4.4 安全因素第35页
        3.4.5 人员组织结构因素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7-48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第37-39页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第37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7-39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第39页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9-46页
        4.3.1 调查问卷中各指标的信度分析第40-45页
        4.3.2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中国二十二冶建筑工程项目危机预警模型建立第48-60页
    5.1 分析方法及工具的选择第48-52页
        5.1.1 主成分分析法及工具的选择第48页
        5.1.2 BP神经网络及工具的选择第48-52页
    5.2 原始数据的因子分析第52-57页
    5.3 BP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建立第57-59页
        5.3.1 网络参数的设计第57-58页
        5.3.2 模型危机预警的结果第58-59页
    5.4 本章小节第59-60页
第6章 中国二十二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预警管理措施第60-66页
    6.1 项目正常状态下的建筑工程项目危机预警对策第60-61页
        6.1.1 完备组织规范的制定第60-61页
        6.1.2 及时有效的沟通第61页
        6.1.3 对危机诱因进行处理第61页
    6.2 项目处于风险状态下的建筑工程项目危机预警对策第61-62页
        6.2.1 寻找危机诱因第61-62页
        6.2.2 实施危机管理方案第62页
    6.3 危机状态的预警对策及危机发生后的应对措施第62-64页
        6.3.1 危机状态的应对第62-63页
        6.3.2 危机事后管理第63-64页
    6.4 危机预警管理流程第64-65页
    6.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1第71-74页
附录2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初中生应激源、心理健康与自我导向学习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下一篇:养生地产的开发:环境、模式与风险研究--以长兴万益欢乐水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