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草鱼出血病概述 | 第10-11页 |
1.1.1 草鱼养殖概况 | 第10页 |
1.1.2 草鱼养殖概况草鱼出血病及其防治策略 | 第10-11页 |
1.2 鱼类先天性免疫概述 | 第11-15页 |
1.2.1 先天性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 | 第11-14页 |
1.2.2 IFN调节的信号转导 | 第14页 |
1.2.3 HMGBs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3.1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3.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草鱼HMGB2蛋白抗病毒功能及其动态亚细胞定位诱导机制研究 | 第17-39页 |
2.1 前言 | 第17-18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2 RNA提取与c DNA合成 | 第18-19页 |
2.2.3 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2.2.4 Ci HMGB2a/b全长c DNA克隆 | 第20页 |
2.2.5 组织样品采集 | 第20-21页 |
2.2.6 载体构建 | 第21-22页 |
2.2.7 细胞转染、筛选与病毒刺激 | 第22页 |
2.2.8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相应基因的表达 | 第22-23页 |
2.2.9 抗病毒活性试验 | 第23页 |
2.2.10 实验材料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亚细胞定位 | 第23页 |
2.2.11 实验材料活细胞工作站检测 | 第23页 |
2.2.12 实验材料蛋白提取和WB试验 | 第23-24页 |
2.3 结果 | 第24-37页 |
2.3.1 全长Ci HMGB2a、Ci HMGB2b的序列分析 | 第24-25页 |
2.3.2 Ci HMGB2a和Ci HMGB2b的组织分布 | 第25-26页 |
2.3.3 GCRV感染后Ci HMGB2a和Ci HMGB2b在脾脏和头肾组织中的时序表达 | 第26-27页 |
2.3.4 Ci HMGB2a和Ci HMGB2b过表达对Ci TRIF, Ci IPS-1, Ci My D88, Ci IFN-I, Ci Mx1应对GCRV刺激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5 Ci HMGB2a和Ci HMGB2b的抗病毒活性 | 第30-31页 |
2.3.6 Ci HMGB2a和Ci HMGB2b的亚细胞定位 | 第31-32页 |
2.3.7 GCRV感染引起Ci HMGB2a和Ci HMGB2b的核质迁移 | 第32-33页 |
2.3.8 活细胞工作站检测Ci HMGB2b的核质迁移现象 | 第33-34页 |
2.3.9 Ci HMGB2b结构域及其嵌合体的亚细胞定位 | 第34-36页 |
2.3.10 GCRV刺激对Ci HMGB2b结构域和嵌合体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 讨论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缩略词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