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君子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荀子君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荀子君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荀子君子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一、荀子的性恶论 | 第14-15页 |
二、化性起伪而知礼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荀子君子思想的内涵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君子”概念的演变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君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25页 |
一、“全、粹、美”的君子之道 | 第20-22页 |
二、“积礼义而为君子” | 第22-24页 |
三、以言化人,君子必辩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君子的义利与荣辱 | 第25-28页 |
一、“以义制利”的义利观 | 第25-26页 |
二、重义荣而轻势荣的荣辱观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荀子君子的修养方法 | 第28-40页 |
第一节 作为理想人格的君子 | 第28-34页 |
一、人格及理想人格的范畴 | 第28-29页 |
二、“士、君子、圣人”的三层划分 | 第29-32页 |
三、君子与“儒”的关系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君子的实现途径 | 第34-40页 |
一、注错习俗 | 第34-35页 |
二、博学而力行 | 第35-37页 |
三、寓教于乐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荀子君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 第40-47页 |
第一节 荀子君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二节 荀子君子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42-47页 |
一、“礼法君子”,坚持德治和法治的辩证统一 | 第42-44页 |
二、“以义制利”,在市场经济中坚持道义原则 | 第44-45页 |
三、“积善成德”,构建社会主义理想人格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