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8-29页 |
2.1 资本结构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1.1 资本结构的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1.2 资本结构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 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2.2.1 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2 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起因 | 第21-22页 |
2.2.3 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度量 | 第22-23页 |
2.3 债务融资对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3.1 债务融资的相机治理效应 | 第23-24页 |
2.3.2 债务融资与投资过度行为 | 第24-25页 |
2.3.3 债务融资与投资不足行为 | 第25页 |
2.4 债务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2.4.1 国外学者关于债务异质性的研究 | 第25-27页 |
2.4.2 国内学者关于债务异质性的研究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29-35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9-32页 |
3.1.1 金融机构借款与投资过度行为 | 第29页 |
3.1.2 商业信用与投资过度行为 | 第29-30页 |
3.1.3 债券与投资过度行为 | 第30-31页 |
3.1.4 债务异质性程度与投资过度行为 | 第31-32页 |
3.2 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3.2.1 债务异质性模型 | 第32-33页 |
3.2.3 投资过度行为模型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4.1 样本 | 第35页 |
4.2 债务异质性模型 | 第35-42页 |
4.2.1 债务类型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4.2.2 聚类分析结果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4.2.3 债务类型占比不同的企业的特征比较 | 第37-40页 |
4.2.4 债务类型占比不同的企业的行业分布比较 | 第40-41页 |
4.2.5 债务异质性程度指标(HHI)的计算结果 | 第41-42页 |
4.3 投资过度行为模型 | 第42-48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42-44页 |
4.3.2 分行业处理结果 | 第44-46页 |
4.3.3 企业投资过度行为的度量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第46-47页 |
4.3.4 债务异质性与投资过度行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展望 | 第48-5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1.1 探索性结论 | 第48页 |
5.1.2 假设验证性结论 | 第48-49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49-50页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与项目或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