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乡村治理转型与“新乡绅”培育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理论意义第9页
        (二)实践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综述第10-16页
        (一)传统乡绅研究第10-13页
        (二)乡村治理研究第13-14页
        (三)“新乡绅”研究第14-16页
    四、研究方法第16页
    五、创新之处第16-17页
    六、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治理与乡村治理第17-18页
        (二)乡绅与“新乡绅”第18-19页
第一章 传统社会的乡绅治理第19-29页
    一、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第19-22页
    二、乡绅治理的特点第22-27页
        (一)国家与社会的中介第22-23页
        (二)熟人社会与宗族第23-25页
        (三)礼治与习俗第25-27页
    三、传统乡绅治理的积极因素第27-29页
        (一)治理主体的合理与合法第27-28页
        (二)治理成本低第28-29页
        (三)法律与地方规范共同起作用第29页
第二章 乡村治理转型及其困境第29-37页
    一、乡村治理转型第30-33页
        (一)人民公社化时期第30-31页
        (二)“乡政村治”时期第31-32页
        (三)税费改革后第32-33页
    二、乡村治理的困境第33-37页
        (一)乡村治理主体混乱第33-35页
        (二)乡村治权弱化第35-36页
        (三)乡村治理绩效低下第36-37页
第三章 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与新乡绅培育第37-50页
    一、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新乡绅”治理第37-44页
        (一) 已有的乡村治理模式评价第37-39页
        (二) 乡绅治理模式的启示与运用第39-40页
        (三)“新乡绅”治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40-44页
    二、“新乡绅”的培育第44-50页
        (一)法治语境下重塑地方性规范与“善”治文化的弘扬第44-46页
        (二) 构建“新乡绅”成长机制第46-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发布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面向车联网的可靠路由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