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CONTENTS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6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确定大地水准面的理论与方法第18-31页
    2.1 确定大地水准面的基本理论第18-23页
        2.1.1 Stokes理论第18-20页
        2.1.2 Molodensky理论第20-21页
        2.1.3 Stokes理论与Molodensky理论的关系第21-23页
    2.2 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方法第23-28页
        2.2.1 重力场模型法第23-24页
        2.2.2 “移去-恢复”法第24-25页
        2.2.3 GNSS/水准法第25-28页
        2.2.4 组合法第28页
    2.3 RTM改正的计算原理第28-31页
第三章 数据源及其预处理第31-42页
    3.1 陆地重力数据第31-35页
        3.1.1 空间重力异常第31-32页
        3.1.2 布格重力异常第32-34页
        3.1.3 均衡重力异常第34-35页
    3.2 海洋重力数据第35-36页
    3.3 地球重力场模型第36-38页
    3.4 数字地形模型第38-41页
    3.5 GNSS/水准数据第41-42页
第四章 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第42-79页
    4.1 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的构建方案第42-48页
    4.2 华南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构建及精度分析第48-64页
        4.2.1 A区GNSS似大地水准面的构建及精度分析第58-64页
    4.3 华东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构建及精度分析第64-74页
        4.3.1 B市GNSS似大地水准面的构建及精度分析第69-74页
    4.4 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在高程传递中的工程应用第74-79页
第五章 G软件的简介第79-89页
    5.1 G软件功能简介第79-80页
    5.2 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第80-83页
        5.2.1 开发平台第80-81页
        5.2.2 编程语言第81页
        5.2.3 扩程算法第81-83页
    5.3 软件结构及模块设计第83-89页
结论与展望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下一篇: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新安所旅游小镇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