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系统论视角下虚拟社会资本生产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国外研究情况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情况第12-14页
        三、文献评述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16-18页
        一、研究的难点第16-17页
        二、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架构第18-27页
    第一节 系统论研究的社会学基础第18-19页
    第二节 虚拟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第19-21页
    第三节 虚拟特征对社会资本范畴的影响第21-27页
        一、虚拟社会资本概念的出现与和现实范畴的分离第21-23页
        二、虚拟空间对个体/集体社会资本框架的重组第23-24页
        三、虚拟空间对结构/认知体系的影响第24-25页
        四、虚拟社会桥接性对黏结/桥接性社会资本的影响第25-27页
第三章 系统论下虚拟社会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7-44页
    第一节 虚拟社会资本的生产环境第27-28页
    第二节 虚拟社会资本组成要素与生产过程第28-44页
        一、虚拟应用与结构框架的形成第28-33页
        二、网民参与和关系网络的形成第33-35页
        三、规范和社群的形成第35-40页
        四、网络公共领域和普遍信任第40-42页
        五、虚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42-44页
第四章 虚拟社会资本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第44-48页
    第一节 虚拟社会资本生产面临的问题第44-45页
        一、社会资本可能的负面效应第44-45页
        二、虚拟社会的特点对社会资本生产存在不利影响第45页
    第二节 虚拟社会资本的生产路径构建第45-48页
        一、认知社会资本的形成和提升第46页
        二、结构社会资本的形成和提升第46-48页
总结第48-50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48页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第48-50页
        一、研究的不足第48-49页
        二、后续研究方向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有关的论文目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治参与的公民训育功能研究--基于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分析
下一篇:戴震的社会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