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轻质混凝土论文

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的制备与基本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废塑料的污染、再生与发展情况第10-11页
        1.1.2 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第11-12页
        1.1.3 泡沫混凝土的发展应用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泡沫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再生塑料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3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论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第20-25页
    2.1 试验原材料第20-22页
        2.1.1 水泥和粉煤灰第20页
        2.1.2 再生塑料第20-21页
        2.1.3 发泡剂第21-22页
        2.1.4 水和外加剂第22页
    2.2 试验设备第22-23页
    2.3 试验方法第23-24页
        2.3.1 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试块的制备第23-24页
        2.3.2 试验检测方法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试验研究第25-39页
    3.1 配合比设计第25-27页
        3.1.1 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要求第25页
        3.1.2 配合比设计步骤第25-26页
        3.1.3 配合比计算方法第26-27页
    3.2 物理发泡工艺对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27-29页
        3.2.1 搅拌时间试验方案第27-28页
        3.2.2 搅拌时间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8页
        3.2.3 搅拌速率试验方案第28-29页
        3.2.4 搅拌速率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9页
    3.3 减水剂对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29-32页
        3.3.1 减水剂试验方案第30页
        3.3.2 减水剂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0-32页
    3.4 稳泡剂对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32-34页
        3.4.1 稳泡剂试验方案第32-33页
        3.4.2 稳泡剂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3-34页
    3.5 发泡剂掺量对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3.5.1 发泡剂试验方案第35页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5-36页
    3.6 塑料掺量对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6.1 塑料掺量试验方案第36页
        3.6.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6-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第39-55页
    4.1 正交试验设计第39-40页
        4.1.1 正交试验法简介第39页
        4.1.2 正交试验安排第39-40页
    4.2 干密度试验分析第40-44页
        4.2.1 直观分析第40-41页
        4.2.2 指标-因素分析第41-43页
        4.2.3 交互作用分析第43-44页
        4.2.4 方差分析第44页
    4.3 吸水率试验分析第44-48页
        4.3.1 直观分析第45页
        4.3.2 指标-因素分析第45-47页
        4.3.3 交互作用分析第47-48页
        4.3.4 方差分析第48页
    4.4 抗压强度试验分析第48-52页
        4.4.1 直观分析第49页
        4.4.2 指标-因素分析第49-51页
        4.4.3 交互作用分析第51-52页
        4.4.4 方差分析第52页
    4.5 干体积密度与抗压强度相关性研究第52-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保温性能试验研究第55-69页
    5.1 保温性能试验第55-57页
        5.1.1 导热系数测试第55-56页
        5.1.2 孔隙率测试第56-57页
    5.2 导热系数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7-61页
        5.2.1 直观分析第57页
        5.2.2 指标-因素分析第57-59页
        5.2.3 交互分析第59-60页
        5.2.4 方差分析第60-61页
    5.3 孔隙率、干体积密度与导热系数的相关性研究第61-63页
    5.4 再生塑料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的建立第63-68页
        5.4.1 串、并联模型第63-64页
        5.4.2 Maxwell模型与改进第64-66页
        5.4.3 三相导热系数模型的建立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1页
    6.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株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及活性物质鉴定
下一篇:扶桑绵粉蚧应对抗性棉花品种的取食行为和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