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联轴器、离合器论文

一种新型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磁力联轴器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7-19页
    1.3 磁力联轴器的种类和特点第19-24页
        1.3.1 永磁同步式磁力联轴器第19-21页
        1.3.2 永磁涡流式磁力联轴器第21-24页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4-25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结构及材料设计第26-32页
    2.1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总体结构方案第26页
    2.2 外磁转子材料选择、工作点及其排布方式第26-29页
        2.2.1 永磁材料的选择第26-27页
        2.2.2 磁体磁化方向及磁体排布方式第27-28页
        2.2.3 永磁体尺寸及最佳工作点第28-29页
    2.3 内转子结构设计第29-31页
        2.3.1 内转子整体尺寸设计第29-30页
        2.3.2 内转子槽数第30页
        2.3.3 内转子槽形第30-31页
    2.4 软磁材料的选择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电磁场理论分析第32-45页
    3.1 电磁场分析理论第32-39页
        3.1.1 等效磁路结构第32-34页
        3.1.2 永磁体气隙磁场分析第34-39页
    3.2 内转子等效电路分析第39-42页
    3.3 永磁涡流联轴器电磁转矩分析第42-43页
    3.4 电流集肤效应分析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45-69页
    4.1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原理第45-47页
        4.1.1 电磁场分析基本方程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第45-47页
        4.1.2 磁力联轴器有限元数学模型第47页
    4.2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性能仿真分析第47-54页
        4.2.1 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运行特性分析第50-51页
        4.2.2 永磁涡流联轴器启动转矩特性分析第51页
        4.2.3 最大转矩特性分析第51-52页
        4.2.4 涡流损耗分析第52-54页
    4.3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各参数对传递转矩的影响第54-68页
        4.3.1 内转子槽数对转矩的影响第54-55页
        4.3.2 永磁体磁极对数对转矩的影响第55-57页
        4.3.3 永磁体厚度对转矩的影响第57-59页
        4.3.4 气隙厚度对转矩的影响第59-60页
        4.3.5 转子铁芯内径对转矩的影响第60-63页
        4.3.6 转子槽口对齿槽转矩的影响第63-65页
        4.3.7 上下笼间距对联轴器传递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4.3.8 上下笼面积比对联轴器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双笼式永磁涡流联轴器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69-77页
    5.1 热分析方法第69页
    5.2 温度场基本理论第69-70页
        5.2.1 导热基本定律第69页
        5.2.2 导热微分方程第69-70页
    5.3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70-76页
        5.3.1 热源的确定第70页
        5.3.2 导热系数第70-71页
        5.3.3 对流传热系数第71-73页
        5.3.4 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73-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实验验证第77-81页
    6.1 实验台的设计与搭建第77-78页
    6.2 实验样机设计第78-79页
    6.3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第79-80页
    6.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7.1 全文总结第81-82页
    7.2 后续工作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观察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高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