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战略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2.1 知识产权战略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 第17-19页 |
2.1.2 战略的概念 | 第19页 |
2.1.3 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4 区域识产权战略的概念 | 第20页 |
2.2 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相关概述 | 第20-23页 |
2.2.1 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2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昆明市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 第23-40页 |
3.1 昆明市盘龙区经济目标概述 | 第23-24页 |
3.2 昆明市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3.3 昆明市及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概况 | 第25-28页 |
3.3.1 昆明市知识产权战略概况 | 第25-27页 |
3.3.2 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概况 | 第27-28页 |
3.4 昆明市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措施及成效 | 第28-40页 |
3.4.1 促进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实施的积极因素 | 第28-31页 |
3.4.2 知识产权创造 | 第31-33页 |
3.4.3 知识产权宣传保护 | 第33-34页 |
3.4.4 知识产权管理 | 第34-38页 |
3.4.5 知识产权服务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昆明市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困境及存在问题 | 第40-46页 |
4.1 促进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实施的不利因素 | 第40-41页 |
4.2 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41-46页 |
4.2.1 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 | 第41-42页 |
4.2.2 知识产权的多重性质 | 第42-43页 |
4.2.3 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总体不高 | 第43页 |
4.2.4 管理和统筹协调机制不够顺畅 | 第43页 |
4.2.5 政府知识产权人员配备不合理 | 第43-44页 |
4.2.6 知识产权相关长效机制不完善 | 第44页 |
4.2.7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 第44页 |
4.2.8 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存在差距 | 第44-45页 |
4.2.9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昆明市盘龙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 第46-55页 |
5.1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方面 | 第46-48页 |
5.1.1 政府部门加强重视,提高认识 | 第46页 |
5.1.2 着力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 第46-48页 |
5.2 鼓励知识产权创造方面 | 第48-49页 |
5.2.1 政府牵头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 第48页 |
5.2.2 扶持并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 第48页 |
5.2.3 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创造力 | 第48-49页 |
5.3 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方面 | 第49-50页 |
5.3.1 强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 | 第49页 |
5.3.2 促进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 第49-50页 |
5.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 第50-52页 |
5.4.1 夯实知识产权市场制度保障 | 第50-51页 |
5.4.2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 第51页 |
5.4.3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 第51-52页 |
5.5 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方面 | 第52-55页 |
5.5.1 完善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第52-53页 |
5.5.2 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 第53页 |
5.5.3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 第53-54页 |
5.5.4 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宣传力度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