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基于光谱指数的温室马铃薯生长监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页
    1.2 基于光谱的作物生长监测发展动态第8-9页
    1.3 光谱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上的应用第9-10页
    1.4 基于光谱的作物氮素营养监测第10-11页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6 研究思路第12-1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3-16页
    2.1 试验设计第13页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3-1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6-42页
    3.1 基于光谱指数的马铃薯地上干重监测第16-25页
        3.1.1 不同生育时期的光谱反射率特征第16-17页
        3.1.2 利用相关性进行地上干重敏感波段的辨认第17-19页
        3.1.3 利用概念模型进行地上干重敏感波段的辨认第19-21页
        3.1.4 生育时期对地上干重光谱敏感波段的影响第21页
        3.1.5 基于光谱的地上干重综合模型优化第21-23页
        3.1.6 不同光谱指数对地上干重预测能力的比较第23-24页
        3.1.7 讨论第24-25页
    3.2 基于光谱指数的马铃薯地上吸氮量监测第25-33页
        3.2.1 利用相关性进行地上吸氮量敏感波段的辨认第25-27页
        3.2.2 利用概念模型进行地上吸氮量敏感波段的辨认第27-28页
        3.2.3 生育时期对地上吸氮量光谱敏感波段的影响第28-29页
        3.2.4 基于光谱的地上吸氮量综合模型优化第29-30页
        3.2.5 不同光谱指数对地上干重预测能力的比较第30-33页
        3.2.6 讨论第33页
    3.3 基于光谱指数的马铃薯叶片叶绿素监测第33-42页
        3.3.1 利用相关性进行叶片叶绿素敏感波段的辨认第34-36页
        3.3.2 利用概念模型进行叶片叶绿素敏感波段的辨认第36-37页
        3.3.3 生育时期对叶片叶绿素光谱敏感波段的影响第37页
        3.3.4 基于光谱的叶片叶绿素综合模型优化第37-39页
        3.3.5 不同光谱指数对叶片叶绿素预测能力的比较第39-40页
        3.3.6 讨论第40-42页
4 结论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戏教学法在“零基础”汉语课堂中的应用--以泰国尖竹汶南方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下一篇:泰国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及对策研究--以尖竹汶职业技术学校初级阶段不同专业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