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一)小学生习作教学需加以完善 | 第9页 |
(二)体验式习作教学发展趋势化 | 第9-10页 |
(三)中年段学生习作学习生活化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核心概念及内涵界定 | 第11页 |
(一)小学中年段 | 第11页 |
(二)体验式习作 | 第11页 |
(三)小学体验式习作教学 | 第11页 |
四、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一)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二)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实施 | 第14-17页 |
一、研究的设计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研究的实施 | 第15-17页 |
(一)学生问卷的实施 | 第15页 |
(二)习作访谈的实施 | 第15-16页 |
(三)案例分析的实施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习作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 第17-24页 |
一、体验式习作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 第17-20页 |
二、体验式习作学生主体地位的分析 | 第20-21页 |
三、体验式习作教学设计的调查分析 | 第21-22页 |
四、体验式习作教学评语的调查分析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习作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4-37页 |
一、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课前设计缺乏指导 | 第24-27页 |
(一)习作教学主题设定不清晰 | 第24-25页 |
(二)习作导入情境设计不合理 | 第25-26页 |
(三)学生习作书写时间不够用 | 第26-27页 |
二、体验式习作教学的体验形式略显局限 | 第27-29页 |
(一)习作体验的形式有待拓展 | 第27-28页 |
(二)学生日常摘记的意识薄弱 | 第28-29页 |
(三)学生体验的活动资源匮乏 | 第29页 |
三、体验式习作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第29-32页 |
(一)教师的习作教学存在定势 | 第30页 |
(二)习作教材缺少序列化体系 | 第30-31页 |
(三)教师的习作示范忽视交流 | 第31-32页 |
四、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观片面 | 第32-34页 |
(一)习作评价脱离内容或主题 | 第32-33页 |
(二)习作评价形式以教师为主 | 第33页 |
(三)习作评语有失规范或乏味 | 第33-34页 |
五、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课后修改忽视讲解 | 第34-37页 |
(一)习作修改方法笼统单调 | 第34-35页 |
(二)习作修改内容缺少重点 | 第35-36页 |
(三)习作修改过后反馈较少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习作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7-48页 |
一、教学设计注意流程的系统化 | 第37-39页 |
(一)确定体验式习作教学主题 | 第37页 |
(二)细化体验式习作教学流程 | 第37-38页 |
(三)规划体验式习作教学时间 | 第38-39页 |
二、体验形式趋于积累的多样化 | 第39-41页 |
(一)在生活中积累体验式习作素材 | 第39页 |
(二)在日记中锻炼体验式习作能力 | 第39-40页 |
(三)在阅读中扩大体验式习作视野 | 第40-41页 |
三、交流展示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 第41-43页 |
(一)尝试先试后导体验式教学策略 | 第41-42页 |
(二)开展体验式习作分层教学策略 | 第42-43页 |
(三)建立体验式习作的序列化教学 | 第43页 |
四、评价反馈关注学生的效能感 | 第43-45页 |
(一)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学策略 | 第43-44页 |
(二)引进习作评改纸的教学策略 | 第44-45页 |
(三)增强动态管理讲评教学策略 | 第45页 |
五、习作修改把握课前教学要求 | 第45-48页 |
(一)明确体验式习作的教学目标 | 第45-46页 |
(二)细化体验式习作的教学要求 | 第46-47页 |
(三)建立体验式习作的成长手册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1 小学语文中年段体验式习作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第51-52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