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规范研究法 | 第18页 |
1.3.2 实证研究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4-49页 |
2.1 现金持有动机 | 第24-26页 |
2.2 现金持有行为与影响因素 | 第26-31页 |
2.2.1 侧重于企业内部微观因素的研究 | 第26-28页 |
2.2.2 侧重于企业外部宏观因素的研究 | 第28-31页 |
2.3 现金持有行为理论 | 第31-39页 |
2.3.1 权衡理论 | 第32-34页 |
2.3.2 自由现金流代理理论 | 第34-37页 |
2.3.3 啄食优序理论 | 第37-39页 |
2.4 现金持有行为调整 | 第39-45页 |
2.5 研究述评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命题 | 第49-65页 |
3.1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49-54页 |
3.1.1 现金持有行为和现金持有调整成本 | 第49页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9-52页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52-54页 |
3.2 最优现金持有行为理论分析 | 第54-58页 |
3.2.1 激励程度与企业收入一致(b=1) | 第55-56页 |
3.2.2 激励程度与企业收入非一致(b≠1) | 第56-58页 |
3.3 现金持有行为动态调整理论分析 | 第58-64页 |
3.3.1 融资约束调整成本分析 | 第60-61页 |
3.3.2 委托代理调整成本分析 | 第61-62页 |
3.3.3 融资约束与委托代理调整成本的合力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65-79页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样本 | 第65页 |
4.2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第65-71页 |
4.2.1 变量选取 | 第65-70页 |
4.2.2 变量测度 | 第70-71页 |
4.3 最优现金持有行为实证研究思路与模型构建 | 第71-75页 |
4.3.1 临界值及临界变量 | 第72-73页 |
4.3.2 临界值计算方法 | 第73-75页 |
4.4 现金持有行为动态调整实证研究思路与模型构建 | 第75-78页 |
4.4.1“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检验模型 | 第76页 |
4.4.2 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经典模型 | 第76-77页 |
4.4.3 现金持有动态调整改进模型 | 第77-78页 |
4.4.4 现金持有动态调整成本调节模型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最优现金持有行为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9-102页 |
5.1 激进持有、保守持有和最优持有的临界值确定 | 第79-82页 |
5.1.1 确定初始临界值 | 第79-80页 |
5.1.2 检验临界值的准确性 | 第80-82页 |
5.1.3 检验临界值的有效性 | 第82页 |
5.2 稳定持有和波动持有临界值确定 | 第82-85页 |
5.2.1 确定初始临界值 | 第82-83页 |
5.2.2 检验临界值的准确性 | 第83-84页 |
5.2.3 检验临界值的有效性 | 第84-85页 |
5.3 最优现金持有行为验证 | 第85-92页 |
5.3.1 最优现金持有水平验证 | 第85-88页 |
5.3.2 不同现金持有水平、波动条件验证 | 第88-90页 |
5.3.3 最优现金持有行为优劣判定 | 第90-92页 |
5.4 最优现金持有行为的进一步验证 | 第92-97页 |
5.4.1 国有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3-95页 |
5.4.2 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95-97页 |
5.5 稳定性检验 | 第97-101页 |
5.5.1 绩效指标和回归方法稳定性检验 | 第97-99页 |
5.5.2 现金持有变量测度稳定性检验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现金持有行为动态调整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02-127页 |
6.1 融资约束、现金持有水平和调整速度 | 第102-106页 |
6.2 委托代理、现金持有波动和调整速度 | 第106-109页 |
6.3 现金持有行为与调整速度 | 第109-113页 |
6.4 调整成本合力的共同影响 | 第113-115页 |
6.5 现金持有行为动态调整的进一步研究 | 第115-120页 |
6.6 稳定性检验 | 第120-125页 |
6.6.1 调整成本与持有行为稳定性检验 | 第120-122页 |
6.6.2 临界值划分稳定性检验 | 第12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127-13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27-128页 |
7.2 启示和建议 | 第128-130页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30-131页 |
附录 | 第131-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致谢 | 第148-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