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37页 |
| 1.1 自杀人际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1.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4页 |
| 1.1.2 理论介绍 | 第14-15页 |
| 1.1.3 实证研究 | 第15-20页 |
| 1.2 愤怒的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页 |
| 1.2.2 测评工具 | 第20-21页 |
| 1.2.3 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 1.2.4 实证研究 | 第22-24页 |
| 1.3 自杀意念的文献综述 | 第24-35页 |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 1.3.2 测评工具 | 第28-30页 |
| 1.3.3 理论研究 | 第30-33页 |
| 1.3.4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3-35页 |
| 1.4 自杀人际理论框架下愤怒与自杀意念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5-37页 |
| 第2章 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37-39页 |
| 2.1 问题提出 | 第37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37页 |
| 2.3 研究意义 | 第37-39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 3.2 研究工具 | 第39-40页 |
| 3.3 研究程序 | 第40-41页 |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41-47页 |
| 4.1 特质愤怒、愤怒表达方式和自杀意念的人口学差异 | 第41-42页 |
| 4.2 自杀意念、归属受挫、累赘感知、特质愤怒与愤怒三种表达方式间的相关 | 第42页 |
| 4.3 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分别在特质愤怒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 | 第42-43页 |
| 4.4 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分别在愤怒三种表达方式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 | 第43-46页 |
| 4.4.1 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分别在愤怒内部表达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36 | 第44-45页 |
| 4.4.2 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分别在愤怒外部表达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 | 第45页 |
| 4.4.3 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分别在愤怒控制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 | 第45-46页 |
| 4.5 特质愤怒、愤怒内部表达、愤怒控制、累赘感知和自杀意念的整合模型 | 第46-47页 |
| 第5章 综合讨论 | 第47-53页 |
| 5.1 大学生自杀意念、特质愤怒及其愤怒表达方式的人口学差异 | 第47-48页 |
| 5.1.1 自杀意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47页 |
| 5.1.2 性别在特质愤怒和愤怒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 第47-48页 |
| 5.1.3 家庭住址在特质愤怒和愤怒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 第48页 |
| 5.2 自杀意念、归属受挫、累赘感知、特质愤怒与愤怒三种表达方式间的相关分析 | 第48-50页 |
| 5.3 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分别在特质愤怒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0-51页 |
| 5.4 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分别在愤怒三种表达方式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1页 |
| 5.5 特质愤怒、愤怒内部表达、愤怒控制、累赘感知和自杀意念的整合模型分析 | 第51-53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第53-67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9页 |
| 附录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