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内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的EPC总承包模式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发展现状及相关著作研究 | 第11-12页 |
1.3.3 关于EPC总承包参与方之间收益分配的研究 | 第12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的一般性分析 | 第15-32页 |
2.1 EPC模式的发展与特点 | 第15-19页 |
2.1.1 EPC模式的发展和实施现状 | 第15-18页 |
2.1.2 EPC模式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民用建筑领域传统建设模式及其缺陷 | 第19-23页 |
2.2.1 民用建筑领域传统建设模式/D-B-B | 第19-21页 |
2.2.2 EPC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 第21-23页 |
2.3 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5页 |
2.3.1 建设工程行业角度下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EPC业务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3.2 项目管理角度下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EPC业务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2.4 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的有利因素 | 第25-28页 |
2.4.1 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的内在优势 | 第25-26页 |
2.4.2 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的外部环境优势 | 第26-28页 |
2.5 发展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的阻碍因素 | 第28-29页 |
2.6 民用建筑设计院主导的EPC总承包模式优化方案-组建联盟 | 第29-31页 |
2.6.1 EPC合作联盟的特征 | 第29-30页 |
2.6.2 EPC合作联盟的优势 | 第30-31页 |
2.7 EPC合作联盟各合作方间的收益分配问题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民用建筑领域EPC合作联盟的合作策略与收益分配模式 | 第32-39页 |
3.1 民用建筑领域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院与施工方的合作策略 | 第32-33页 |
3.2 静态博弈视角下的合作策略 | 第33-34页 |
3.2.1 相互妥协的两种关系模式 | 第33页 |
3.2.2 合作行为分析 | 第33-34页 |
3.3 重复博弈视角下的合作策略 | 第34-37页 |
3.3.1“针锋相对”策略下的合作 | 第34-35页 |
3.3.2 不妥协策略下的合作 | 第35-37页 |
3.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天大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模式分析 | 第39-47页 |
4.1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介 | 第39-40页 |
4.2 天大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业务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4.3 天大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业务的内在优势 | 第41-42页 |
4.4 天大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的改进举措 | 第42-44页 |
4.5 天大设计院以EPC合作联盟形式开展业务的策略 | 第44-47页 |
4.5.1 天大设计院开展EPC业务的组织架构 | 第44-45页 |
4.5.2 天大设计院组建的EPC总承包联盟 | 第45页 |
4.5.3 天大设计院对EPC合作联盟中合作策略的选择 | 第45-46页 |
4.5.4 天大设计院对EPC合作联盟中(合作,合作)策略的保证措施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47-48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