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公共治理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8-20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35页
    2.1 相关概念第20-23页
        2.1.1 治理第20页
        2.1.2 农村生态环境第20-21页
        2.1.3 生态保护第21-22页
        2.1.4 环保NGO第22-23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公共治理理论第23-24页
        2.2.2 公共选择理论第24-25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
    2.3 农村生态保护的功能与原则第25-29页
        2.3.1 农村生态保护的功能第25-27页
        2.3.2 农村生态保护的原则第27-29页
    2.4 多元主体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治理作用第29-31页
        2.4.1 调动主体参与积极性第29页
        2.4.2 明确主体权责范围第29-30页
        2.4.3 完善社会监督第30-31页
    2.5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生态保护主体构成第31-35页
        2.5.1 政府第31页
        2.5.2 企业第31-32页
        2.5.3 非政府组织第32-33页
        2.5.4 农民群体第33-35页
3 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第35-44页
    3.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第35-37页
    3.2 公共治理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44页
        3.2.1 政府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第37-39页
        3.2.2 企业环保执行动力不足与效率不高第39-40页
        3.2.3 环境NGO参与程度与渠道有限第40-42页
        3.2.4 农民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保现象严重第42-44页
4 公共治理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成因分析第44-48页
    4.1 政府绿色绩效评价机制缺乏与法律监督不完善第44页
    4.2 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足第44-45页
    4.3 NGO自身能力有限及外部发展环境相对滞后第45-46页
    4.4 农民综合素养不高与内部引导激励机制不健全第46-48页
5 公共治理视角下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第48-60页
    5.1 政府方面第48-51页
        5.1.1 构建政府绿色绩效评价机制与完善法律监督第48页
        5.1.2 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制与明确主体权责第48-50页
        5.1.3 加强对社会的环保宣传与激励机制建设第50页
        5.1.4 正确认识环保NGO组织的功能与降低准入门槛第50-51页
    5.2 企业方面第51-54页
        5.2.1 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第51-52页
        5.2.2 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水平管理人员第52页
        5.2.3 完善企业内部环保奖惩机制第52-53页
        5.2.4 推动企业环保信息公开第53-54页
    5.3 环保NGO方面第54-56页
        5.3.1 加强NGO组织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第54页
        5.3.2 提高NGO自身的融资能力第54-55页
        5.3.3 提升NGO成员的综合素养第55页
        5.3.4 积极探索与政府协作的新模式第55-56页
    5.4 农民方面第56-58页
        5.4.1 转变"重经济轻环保"的传统思维模式第56-57页
        5.4.2 积极接受绿色生产技术培训第57页
        5.4.3 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经济第57-58页
    5.5 构建农村环保共同治理互动共赢体系第58-60页
        5.5.1 完善多主体间的共治互动模式第58-59页
        5.5.2 强化多主体间的监督制衡关系第59-60页
结束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后记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快递行业市场监管研究
下一篇:霍恩—米特模型视角下菏泽市农村环保政策执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