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1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11-13页
        一、研究思路第11页
        二、研究框架第11-12页
        三、可能的创新第12-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23页
    第一节 过度教育概念的提出和界定第13-14页
    第二节 过度教育测算方法的研究第14-17页
        一、主观法第14-15页
        二、客观法第15-17页
    第三节 过度教育成因的研究第17-21页
        一、过度教育成因的理论分析第17-20页
        二、过度教育成因的实证分析第20-21页
    第四节 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研究第21-23页
        一、过度教育对收入产生负向效应第21-22页
        二、过度教育对收入产生正向效应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过度教育的分布特征第23-35页
    一、过度教育的年龄分布特征第23-25页
    二、过度教育的性别分布特征第25-26页
    三、过度教育的地区分布特征第26-27页
    四、过度教育的单位分布特征第27-29页
    五、过度教育的行业分布特征第29-35页
第四章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5-43页
    第一节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第35-37页
        一、经济与社会因素第35页
        二、高等教育因素第35-36页
        三、个人因素第36-37页
    第二节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7-43页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第37-38页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8-39页
        三、估计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第五章 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第43-51页
    第一节 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理论分析第43-44页
        一、教育与收益第43页
        二、过度教育与收益第43-44页
    第二节 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第44-51页
        一、方法选择第44-45页
        二、估计结果及分析第45-51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51-54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1-52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流通产业景气波动监测预警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和发展驱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