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产业景气波动监测预警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景气预警研究现状概述 | 第12-16页 |
二、景气预警研究在流通产业的应用情况 | 第16-17页 |
三、文献综述评价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2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流通产业景气波动监测预警研究基本问题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流通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一、流通的涵义 | 第22页 |
二、流通产业的界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景气预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23-26页 |
一、经济周期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二、景气指标与景气指数 | 第25页 |
三、监测预警系统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流通产业景气波动监测预警指标选择 | 第26-32页 |
一、基准指标的确立 | 第26页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2页 |
第三章 我国流通产业基准周期性质探析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周期分解方法 | 第32-34页 |
一、传统周期分解方法简述 | 第32页 |
二、EEMD时频分解法的优势及核心算法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流通产业景气基准周期波动经验模态分解 | 第34-39页 |
一、数据准备与处理说明 | 第34-35页 |
二、流通产业景气基准周期波动分解结果 | 第35-37页 |
三、流通产业景气基准波动周期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流通产业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分析 | 第39-57页 |
第一节 景气指数编制方法 | 第39-44页 |
一、景气指标划分方法 | 第39-41页 |
二、合成指数编制方法 | 第41-44页 |
第二节 流通产业景气合成指数的编制 | 第44-57页 |
一、数据准备及处理说明 | 第44-47页 |
二、流通产业景气指标划分 | 第47-50页 |
三、流通产业合成法景气指数计算 | 第50-54页 |
四、结合EEMD分解的流通产业景气循环分析 | 第54-57页 |
第五章 我国流通产业预警模型的建立与景气预期 | 第57-68页 |
第一节 预警模型方法 | 第57-62页 |
一、传统预警模型方法简述 | 第57-58页 |
二、模式识别方法的优势及核心算法 | 第58-62页 |
第二节 流通产业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62-68页 |
一、流通产业预警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62-63页 |
二、流通产业预警界限划分 | 第63-64页 |
三、流通产业三种模式识别预警模型的实现与比较 | 第64-67页 |
四、2015年第1季度流通产业综合景气水平估计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68-72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8-70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二、对策建议 | 第69-70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一、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70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