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产权理论及其对个人账户管理的意义 | 第22-24页 |
2.1.1 产权的分类 | 第23页 |
2.1.2 产权的功能 | 第23-24页 |
2.2 信托理论及其对个人账户管理的意义 | 第24-26页 |
2.2.1 信托关系的双重界定 | 第24-25页 |
2.2.2 信托关系的特点 | 第25-26页 |
2.3 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对个人账户管理的意义 | 第26-27页 |
2.3.1 公司内外部治理 | 第26-27页 |
2.3.2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 第28-47页 |
3.1 我国“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沿革 | 第28-31页 |
3.1.1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3.1.2 个人账户制的历史沿革 | 第30-31页 |
3.2 我国建立个人账户的初衷与目的 | 第31-37页 |
3.2.1 体现差别,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 第31-32页 |
3.2.2 实现基金积累,应对老龄化挑战 | 第32-34页 |
3.2.3 具有较强的激励性,鼓励个人多缴多得 | 第34-35页 |
3.2.4 便于携带,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 第35-36页 |
3.2.5 增加储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 第36-37页 |
3.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现状 | 第37-39页 |
3.3.1 个人账户基金与统筹账户基金辨析 | 第37-38页 |
3.3.2 “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及其“混账管理”现状 | 第38-39页 |
3.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混账管理”下的问题与隐患 | 第39-46页 |
3.4.1 难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 第39页 |
3.4.2 政府权责模糊,个账资金被挪用甚至违规侵占 | 第39-41页 |
3.4.3 基金投资收益缺乏保障,个人缴费积极性不断下降 | 第41-43页 |
3.4.4 养老金替代率不断降低,政府压力大 | 第43-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及其问题 | 第47-65页 |
4.1 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的内涵界定 | 第47-48页 |
4.2 个人账户基金治理中参保者个人权利的缺失 | 第48-58页 |
4.2.1 个人账户私有产权属性的内涵阐释 | 第48页 |
4.2.2 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决策权 | 第48-50页 |
4.2.3 参保职工的收益分配权 | 第50-53页 |
4.2.4 个人账户资产的继承权 | 第53-55页 |
4.2.5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选择权 | 第55-57页 |
4.2.6 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的确定及领取权 | 第57-58页 |
4.3 个人账户基金治理中政府权责不明 | 第58-64页 |
4.3.1 个人与政府之间形成信托关系 | 第58-59页 |
4.3.2 政府未明晰其受托人责任 | 第59-61页 |
4.3.3 治理结构缺乏良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 第61-63页 |
4.3.4 政府不适合承担个人账户受托人角色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的建议 | 第65-79页 |
5.1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构建 | 第65-74页 |
5.1.1 国内外相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治理结构模式及其借鉴 | 第65-70页 |
5.1.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的构建思路 | 第70-74页 |
5.2 健全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机制,逐步引入个人投资选择权 | 第74-76页 |
5.2.1 健全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机制 | 第74-75页 |
5.2.2 创造条件,提供不同风格的投资组合选择 | 第75页 |
5.2.3 建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75-76页 |
5.3 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监督机制 | 第76-78页 |
5.3.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76-77页 |
5.3.2 健全个人账户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77页 |
5.3.3 引入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第三方监督机制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