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HSP90基因家族功能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一、文献综述第12-34页
    1 植物逆境概述第12-18页
        1.1 逆境胁迫第12-15页
            1.1.1 高温胁迫的影响第14页
            1.1.2 其它逆境胁迫的影响第14-15页
        1.2 植物抗逆机制第15-18页
            1.2.1 依赖于ABA介导的信号途径第15-16页
            1.2.2 不依赖于ABA介导的信号途径第16页
            1.2.3 逆境信号通路间的网络联系第16-18页
    2 热激蛋白研究进展第18-24页
        2.1 热激蛋白的发现第18页
        2.2 热激蛋白的分类第18-19页
        2.3 热激蛋白的表达调控第19-20页
        2.4 热激蛋白的主要功能第20-23页
            2.4.1 热激蛋白介导细胞凋亡第20-21页
            2.4.2 热激蛋白的分子伴侣作用第21-22页
            2.4.3 热激蛋白与植物的抗逆性第22-23页
        2.5 热激蛋白的应用第23-24页
    3. HSP90家族研究进展第24-32页
        3.1 HSP90的结构及类型第25-28页
            3.1.1 HSP90的结构第25-27页
            3.1.2 HSP90的类型第27-28页
        3.2 HSP90与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第28-29页
            3.2.1 辅助蛋白第28-29页
            3.2.2 调节因子第29页
            3.2.3 底物蛋白第29页
        3.3 HSP90的功能第29-32页
            3.3.1 HSP90的分子伴侣作用第30页
            3.3.2 HSP90的抗肿瘤作用第30页
            3.3.3 HSP90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第30页
            3.3.4 HSP90参与调控细胞骨架动力学第30-31页
            3.3.5 HSP90参与植物抗逆性第31-32页
                3.3.5.1 HSP90参与抗病虫害第31页
                3.3.5.2 HSP90介导非生物逆境抗性第31-32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34-48页
    1. 材料第34-37页
        1.1 植物材料第34页
        1.2 菌株和质粒第34-35页
        1.3 主要仪器第35页
        1.4 主要试剂第35-36页
        1.5 主要培养基第36-37页
    2. 方法第37-48页
        2.1 数据库搜索第37-38页
        2.2 HSP90家族基因和HSP90家族蛋白结构的分析第38页
        2.3 水稻材料的处理第38-39页
            2.3.1 大田水稻材料的采集第38页
            2.3.2 逆境处理水稻材料的采集第38-39页
        2.4 RNA的提取第39页
        2.5 荧光定量PCR第39-41页
            2.5.1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9页
            2.5.2 qRT-PCR第39-41页
        2.6 转化OsHSP90-2的大肠杆菌的抗逆测试第41-42页
            2.6.1 pET-32a:OsHSP90-2载体的构建第41页
                2.6.1.1 目的基因OsHSP90-2的克隆第41页
                2.6.1.2 pET-32a空载体的制备第41页
            2.6.2 pET32a-OsHSP90-2大肠杆菌的制备第41-42页
            2.6.3 大肠杆菌的逆境处理第42页
        2.7 转化OsHSP90-4的大肠杆菌的抗逆测试第42页
        2.8 OsHSP90-4水稻转化子的抗逆测试第42-48页
            2.8.1 pCAMBIA1300:OsHSP90-4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2.8.2 转化农杆菌的制备第43-44页
                2.8.2.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3页
                2.8.2.2 农杆菌的转化第43-44页
            2.8.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44-45页
                2.8.3.1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44页
                2.8.3.2 农杆菌菌株的活化第44页
                2.8.3.3 共培养转化第44页
                2.8.3.4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第44页
                2.8.3.5 转基因植株的分化与生根第44-45页
            2.8.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第45页
                2.8.4.1 微量法简易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第45页
                2.8.4.2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第45页
            2.8.5 转基因植株的抗逆测试第45-46页
                2.8.5.1 幼苗的制备第45页
                2.8.5.2 RNA的提取第45页
                2.8.5.3 转基因植株的荧光定量PCR第45页
                2.8.5.4 转基因植株的高温胁迫的处理第45-46页
                2.8.5.5 转基因植株对ABA敏感性的测试第46页
                2.8.5.6 转基因植株清除活性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荧光定量PCR第46页
            2.8.6 转基因植株的相对产量的考察第46-48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48-68页
    1. HSP90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分析第48-52页
        1.1 HSP90家族成员的鉴别第48-49页
        1.2 OsHSP90家族成员的序列分析第49-52页
    2. 进化树分析第52-53页
    3. OsHSP90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第53-55页
    4. 水稻OsHSP90家族基因在逆境条件下的表达谱第55-57页
    5. OsHSP90-2增强大肠杆菌非生物胁迫抗性第57-59页
    6. OsHSP90-4增强大肠杆菌非生物胁迫抗性第59-61页
    7. OsHSP90-4转基因水稻的测试第61-68页
        7.1 OsHSP90-4转基因水稻的逆境测试第61-67页
            7.1.1 OsHSP90-4的过量表达增强了水稻热耐受性第61-63页
            7.1.2 OsHSP90-4的过量表达提高了对ABA的敏感性第63-64页
            7.1.3 OsHSP90-4的过量表达增强清除活性氧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4-67页
        7.2 OsHSP90-4转基因水稻的相对产量考察第67-68页
四、讨论第68-71页
    1 OsHSP90各成员与逆境的关系第68页
    2 OsHSP90-4增强水稻热耐受性原因第68-69页
    3 OsHSP90-2能增强大肠杆菌非生物胁迫抗性,但不能增强水稻热耐受性的原因第69-71页
五、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阿坝地区药用植物内生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其防病促生机制研究
下一篇:独脚金内酯信号靶蛋白SMXL7调控拟南芥地上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