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社区 | 第16-17页 |
2.1.2 "集中农转居"社区 | 第17-18页 |
2.1.3 协同治理 | 第18页 |
2.2 "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8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3.1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形成 | 第20-21页 |
3.1.1 章丘市经济社会城镇化的全面推进 | 第20页 |
3.1.2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的产生 | 第20-21页 |
3.2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发展的基本状态 | 第21-25页 |
3.2.1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分布 | 第21-22页 |
3.2.2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治理的改革层次 | 第22-25页 |
第4章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运行机制 | 第25-36页 |
4.1 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各治理主体的职能结构 | 第25-26页 |
4.1.1 居内社区组织的构成及职能 | 第25-26页 |
4.1.2 街道及其职能部门的社区治理职能 | 第26页 |
4.2 主体间协同的基本机制 | 第26-33页 |
4.2.1 社区内组织间协同机制的运行 | 第26-31页 |
4.2.2 街道与社区组织间协同机制的运行 | 第31-33页 |
4.3 协同机制发展的主要成果 | 第33-36页 |
4.3.1 对社区治理的推动 | 第33-34页 |
4.3.2 对政府职能发展的推动 | 第34-36页 |
第5章 章丘市明水街道"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6-39页 |
5.1 问题 | 第36-37页 |
5.1.1 社区内组织间协同机制没有明确的内容与分工指向 | 第36页 |
5.1.2 各协同主体没有明确的协同程序,协同过程较为随机 | 第36-37页 |
5.1.3 政府与社区组织间协同机制建设缺乏对等性 | 第37页 |
5.2 成因 | 第37-39页 |
5.2.1 法律与制度规范不够完善 | 第37页 |
5.2.2 历史造成的制度与行为惯性,使村居高度依赖政府 | 第37-38页 |
5.2.3 社区建设的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 | 第38页 |
5.2.4 居民支持力度不够 | 第38-39页 |
第6章 "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发展建议 | 第39-44页 |
6.1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39-41页 |
6.1.1 国外经验借鉴 | 第39-40页 |
6.1.2 国内经验借鉴 | 第40-41页 |
6.2 "集中农转居"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发展的建议 | 第41-44页 |
6.2.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同治理制度保障 | 第41-42页 |
6.2.2 提升社区组织地位,建立与政府对等协同机制 | 第42页 |
6.2.3 明确自身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 第42页 |
6.2.4 整合多方资源,提高社区治理效率 | 第42-43页 |
6.2.5 提升社区居民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程度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