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渗流综合模拟实验台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采空区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采空区相似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采空区基本特征 | 第16-28页 |
| ·采空区煤岩结构 | 第16-20页 |
| ·采空区煤岩结构分区 | 第16页 |
| ·“竖三带”煤岩结构及特征 | 第16-19页 |
| ·“横三区”覆岩结构及特征 | 第19-20页 |
| ·多孔介质理论 | 第20-23页 |
| ·多孔介质的定义 | 第20-21页 |
| ·孔隙率、表征体元及多孔介质连续方法 | 第21-22页 |
| ·速度与比流量 | 第22-23页 |
| ·采空区渗流理论 | 第23-26页 |
| ·线性渗流理论 | 第23-25页 |
| ·非线性渗流理论 | 第25-26页 |
| ·采空区渗透率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3 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 | 第28-39页 |
| ·模型试验的意义及优点 | 第28页 |
| ·相似理论 | 第28-29页 |
| ·相似准则 | 第29-31页 |
| ·相似准则概念 | 第29-30页 |
| ·流体力学常用相似准则 | 第30-31页 |
| ·采空区综合模拟试验台相似分析 | 第31-38页 |
| ·单值条件相似 | 第32-33页 |
| ·采空区综合模拟实验台相似准则分析 | 第33-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多孔介质一维渗透特性测试 | 第39-50页 |
| ·测试装置目的 | 第39页 |
| ·实验装置 | 第39-43页 |
| ·实验过程 | 第43页 |
| ·线性渗流特性 | 第43-47页 |
| ·非线性渗流特性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5 采空区综合模拟实验台技术方案 | 第50-62页 |
| ·采空区综合模拟实验台设计目的、要求 | 第50页 |
| ·采空区综合模拟试验台模块划分 | 第50-51页 |
| ·主体部分设计 | 第51-55页 |
| ·试验台总体结构及尺寸 | 第51-52页 |
| ·采空区填充材料 | 第52-53页 |
| ·采空区支撑及移动机构 | 第53-55页 |
| ·通风系统 | 第55-57页 |
| ·巷道设计 | 第55页 |
| ·调节装置 | 第55-56页 |
| ·风机选型 | 第56-57页 |
| ·数据测试系统 | 第57-59页 |
| ·测点设计 | 第57-59页 |
| ·流迹观测 | 第59页 |
| ·压力测试系统 | 第59页 |
| ·气体采集、测试系统 | 第59页 |
| ·气体释放系统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