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第13-31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8页
  1. 选题背景第13-17页
  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二) 理论基础第18-20页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8-19页
  2. 学习共同体理论第19页
  3.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9-20页
 (三) 研究综述第20-2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6页
  3. 研究述评第26-27页
 (四)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第27-31页
  1. 研究问题第27-28页
  2.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8页
  3. 研究方法第28-31页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第31-40页
 (一) MOOC的涵义与特征第31-36页
  1. MOOC的涵义第31-33页
  2. MOOC的特征第33-36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与内涵第36-38页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第36-37页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第37-38页
 (三) 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涵义第38-40页
二、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第40-48页
 (一) MOOC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机遇第40-44页
  1. 有利于重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象第40-41页
  2. 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第41-42页
  3. 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系统第42页
  4. 有利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品牌第42-44页
 (二) MOOC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挑战第44-48页
  1.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挑战第44-45页
  2.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者的挑战第45-46页
  3.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挑战第46-48页
三、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概述第48-67页
 (一) 混合式教学模式介绍第48-51页
  1. 混合式教学模式要素第48-50页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程序第50-51页
 (二) MOOC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案例分析第51-67页
  1. 清华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OOC课第52-59页
  2. 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OC课程第59-67页
四、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现状调查第67-90页
 (一) 调研的基本情况第67-69页
  1. 对MOOC学习者的调研情况第67-68页
  2. 教师访谈情况第68-69页
 (二) 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基本情况第69-74页
  1. MOOC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分析第69-70页
  2. MOOC学习者参与课程情况分析第70-74页
 (三) 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成效分析第74-81页
  1. 课程建设第74-76页
  2. 学生发展第76-77页
  3. 教师发展第77-78页
  4. MOOC平台建设第78页
  5. 综合评价第78-81页
 (四) 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困境分析第81-85页
  1. 课程建设困境第81-82页
  2. 教师主体困境第82-84页
  3. 学生自身困境第84-85页
 (五) 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困境探因第85-90页
  1. 学校具体落实工作有所欠缺第85-86页
  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优化升级第86-88页
  3. 学生主体存在的问题第88页
  4. MOOC平台功能与体验有待升级第88-90页
五、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对策思考第90-101页
 (一) 高校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建设工作第90-93页
  1. 高度重视MOOC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第90-91页
  2. 不断加强MOOC教学团队的管理和激励工作第91-92页
  3. 逐步建设MOOC课程学分互认与校际合作机制第92-93页
 (二) 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MOOC课程第93-95页
  1. 探索MOOC课程规律第93-94页
  2. 优化MOOC课程内容第94-95页
  3. 创新MOOC课程设计第95页
 (三)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建设的师资队伍第95-98页
  1. 积极转变教师团队的观念第96页
  2. 提高对学生的认知理解力第96-97页
  3. 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第97-98页
 (四) 加强学生自身建设第98-99页
  1. 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第98页
  2.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第98-99页
 (五) 加强MOOC平台建设第99-101页
  1. 增加过程监管功能第99页
  2.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第99-100页
  3. 满足多元学习需求第100-101页
结语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附录第105-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爱主义干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面向终身学习的微信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探究--基于行为意愿和满意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