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隧道施工期间采用的地质预报方法 | 第11-15页 |
·常规地质法 | 第11-13页 |
·常见的物探方法 | 第13-15页 |
·国内外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5-16页 |
·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优点 | 第16-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TRT6000超前预报的基本理论 | 第19-28页 |
·岩石的弹性性质 | 第20-21页 |
·弹性波成像的方法 | 第21-23页 |
·纵波与横波 | 第23-24页 |
·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 | 第24-26页 |
·地震波的能量与球面扩散 | 第24-25页 |
·地震波的吸收衰减 | 第25-26页 |
·惠更斯原理与费马定理 | 第26页 |
·典型的几种不良地质体的特征 | 第26-27页 |
·断层及断层破碎带 | 第26页 |
·岩溶及地下暗河 | 第26-27页 |
·特殊岩性地层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TRT6000超前预报的应用过程 | 第28-36页 |
·TRT6000仪器组成 | 第28-29页 |
·TRT6000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TRT6000现场操作过程 | 第30-32页 |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32-33页 |
·数据资料解释 | 第33-34页 |
·地震波传播特性 | 第34页 |
·TRT6000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 | 第34-36页 |
第四章 TRT6000超前预报在重庆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 | 第36-73页 |
·工程概况和隧道设计情况 | 第36-37页 |
·重庆铜锣山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第37-39页 |
·煤窑采空区 | 第37页 |
·有毒有害气体 | 第37-38页 |
·断层 | 第38页 |
·岩爆及软弱围岩变形 | 第38页 |
·地层倒转 | 第38页 |
·溶洞 | 第38-39页 |
·突水涌水带成像特点 | 第39-46页 |
·溶洞成像特点 | 第46-55页 |
·断层破碎带成像特点 | 第55-62页 |
·岩性(砂岩、泥岩、灰岩)与波速之间的关系 | 第62-7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