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特点第11-13页
     ·温拌技术特点第11-13页
     ·半柔性复合路面特点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案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温拌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影响第17-23页
   ·温拌改性剂对沥青指标的影响第17-20页
     ·RH温拌剂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第17-19页
     ·RH温拌剂对沥青粘度的影响第19-20页
   ·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材料组成设计第23-35页
   ·基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第23-28页
     ·基体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第23页
     ·配合比的确定第23-28页
   ·水泥胶浆配合比设计第28-34页
     ·材料组成与性质要求第28页
     ·外加剂的选取及其作用第28-29页
     ·配合比设计第29-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路用性能研究第35-55页
   ·试件成型及灌浆方法第35-37页
     ·马歇尔试件的成型及灌浆第35-36页
     ·车辙试件的成型及灌浆第36-37页
   ·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正交试验研究第37-42页
     ·试验方案第38-39页
     ·低温抗裂试验第39-41页
     ·水稳定性试验第41-42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2页
   ·高温稳定性试验第42-46页
     ·试验结果第43-44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44-46页
   ·冻融劈裂试验第46页
   ·抗疲劳性能试验第46-49页
     ·试件成型方法第47页
     ·劈裂强度试验第47页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与试验结果分析第47-49页
   ·耐磨性能试验第49-51页
     ·磨耗度的计算原理及方法第50-51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1页
   ·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综合性能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五章 路面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法研究第55-69页
   ·设计参数的确定第55-61页
     ·单轴压缩强度试验第55-57页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第57-59页
     ·抗压回弹模量修正第59-60页
     ·抗压回弹模量与空隙率的关系第60-61页
   ·路面结构设计理论第61-62页
   ·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第62-66页
     ·设计内容第62-63页
     ·路面损坏模式与设计标准第63-65页
     ·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第65-66页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第66-68页
     ·路面结构组合原则第66-67页
     ·路面组合设计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路面施工方法与工艺研究第69-81页
   ·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第69-78页
     ·温拌剂的添加装置和工艺第69-72页
     ·温拌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运输第72-73页
     ·温拌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第73-76页
     ·水泥胶浆的制作及灌注工艺第76-78页
     ·路面养生第78页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及评定标准第78-79页
     ·基体沥青混合料及压实度指标第78-79页
     ·胶浆及灌注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第79页
     ·温拌半柔性复合路面混合料指标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七章 工程应用前景分析及节能减排评价第81-91页
   ·工程应用前景分析第81-83页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第81-82页
     ·应用前景分析第82-83页
   ·节能减排分析评价第83-88页
     ·减排效果分析第83-86页
     ·节能计算分析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9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5页
   ·主要结论第91-92页
   ·创新点第92页
   ·建议与展望第92-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径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扭转和畸变效应分析
下一篇:TRT6000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