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车轮关键几何参数在线检测系统及误差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技术现状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车轮测量要素分析 | 第18-23页 |
| ·车轮外形几何参数 | 第18-20页 |
| ·车轮基本外形几何参数 | 第18-19页 |
| ·车轮踏面外形 | 第19-20页 |
| ·车轮外形检测要求 | 第20-21页 |
| ·车轮分级 | 第20页 |
| ·车轮型式尺寸及公差要求 | 第20-21页 |
| ·车轮测量要素 | 第21-22页 |
| ·车轮径向尺寸参数 | 第22页 |
| ·车轮轴向尺寸参数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车轮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23-36页 |
| ·车轮关键几何参数检测系统实施方案 | 第23-25页 |
| ·车轮检测系统方案实施 | 第23-24页 |
| ·车轮检测系统构成 | 第24-25页 |
| ·车轮定心装置 | 第25-28页 |
| ·车轮周向三脚滚轮定心装置 | 第25-26页 |
| ·车轮锥形轴套筒导向定心装置 | 第26页 |
| ·车轮锥形定心装置 | 第26-28页 |
| ·测量传感器的布置 | 第28-30页 |
| ·传感器的选用 | 第28-29页 |
| ·测量传感器位置选择 | 第29-30页 |
| ·测量过程与误差算法模型 | 第30-33页 |
| ·测量步骤 | 第30页 |
| ·车轮圆度误差算法模型 | 第30-33页 |
| ·启动角加速度的选取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车轮检测误差分析 | 第36-64页 |
| ·测量系统的误差源分析 | 第36-38页 |
| ·随机误差 | 第37页 |
| ·系统误差 | 第37-38页 |
| ·粗大误差 | 第38页 |
| ·车轮测量误差模型 | 第38-49页 |
| ·车轮轮毂轮辋尺寸链误差模型 | 第38-41页 |
| ·踏面测量单因素误差模型分析 | 第41-45页 |
| ·车轮踏面测量双因素误差模型 | 第45-49页 |
| ·车轮踏面测量多因素综合误差模型 | 第49页 |
| ·误差对测量几何参数的影响 | 第49-58页 |
| ·尺寸链误差对测量的影响 | 第49-52页 |
| ·单因素误差对车轮踏面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双因素误差对车轮踏面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54-57页 |
| ·多因素综合误差对车轮踏面测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误差补偿策略分析 | 第58-61页 |
| ·误差修正 | 第58-59页 |
| ·误差匹配 | 第59-60页 |
| ·误差防止 | 第60-61页 |
| ·踏面测量不确定度评价 | 第61-63页 |
| ·不确定度的定义 | 第61页 |
| ·踏面参数不确定度评价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误差分析可视化界面与模拟检测 | 第64-76页 |
| ·车轮检测误差分析可视化界面 | 第64-73页 |
| ·MATLAB GUI 可视化界面 | 第64-66页 |
| ·显示主面板 | 第66-69页 |
| ·误差分析面板 | 第69-70页 |
| ·踏面数据分析面板 | 第70-71页 |
| ·小波工具箱面板 | 第71-72页 |
| ·文件封装 | 第72-73页 |
| ·模拟检测 | 第73-75页 |
| ·模拟检测模型与数据提取 | 第73页 |
| ·检测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 第76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简历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