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国内外内燃机车发展状况 | 第10页 |
·内燃机结构强度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计算机仿真理论 | 第11-12页 |
·机体强度计算方法 | 第12-18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2-17页 |
·有限元法在机体强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古典强度理论 | 第18-20页 |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 第18页 |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 第18-19页 |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 第19页 |
·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 第19-20页 |
·所选用软件简介 | 第20-23页 |
·机体有限元计算流程 | 第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机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5-29页 |
·两种 12V240ZJH机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机体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26-27页 |
·机体及各部件材料属性定义 | 第27页 |
·机体有限元计算的载荷施加 | 第27页 |
·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位移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载荷边界条件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机体动力学计算 | 第29-39页 |
·12V240ZJH型柴油机相关技术参数 | 第29-30页 |
·12V240ZJH型柴油机机体在预紧工况计算和分析过程 | 第30-31页 |
·12V240ZJH型柴油机机体在最大爆发工况计算和分析过程 | 第31-38页 |
·活塞连杆组计算和分析 | 第32-34页 |
·侧压力的计算和分析 | 第34-35页 |
·轴承盖(座)上的载荷的计算和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预紧工况机体有限元强度分析 | 第39-56页 |
·预紧工况无内凹机体及其部件受力计算分析 | 第39-47页 |
·预紧工况下无内凹机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39-42页 |
·预紧工况下无内凹机体主轴承盖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42-43页 |
·预紧工况下无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母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43-45页 |
·预紧工况下无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45-46页 |
·预紧工况下无内凹机体横拉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46-47页 |
·预紧工况内凹机体及其部件受力计算分析 | 第47-55页 |
·预紧工况下内凹机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47-50页 |
·预紧工况下内凹机体主轴承盖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50-51页 |
·预紧工况下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母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51-53页 |
·预紧工况下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53-54页 |
·预紧工况下内凹机体横拉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爆发工况机体有限元强度分析 | 第56-73页 |
·爆发工况无内凹机体及其部件受力计算分析 | 第56-64页 |
·爆发工况下无内凹机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56-59页 |
·爆发工况下无内凹机体的主轴承盖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59-60页 |
·爆发工况下无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母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60-62页 |
·爆发工况下无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62-63页 |
·爆发工况下无内凹机体横拉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63-64页 |
·爆发工况内凹机体及其部件受力计算分析 | 第64-72页 |
·爆发工况下内凹机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64-67页 |
·爆发工况下内凹机体主轴承盖应力应变分析 | 第67-68页 |
·爆发工况下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母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68-70页 |
·爆发工况下内凹机体主轴承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70-71页 |
·爆发工况下内凹机体横拉螺栓应力及变形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机体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73-78页 |
·无内凹机体模态分析 | 第74-76页 |
·内凹机体模态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