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绪论 | 第13-18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能够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 第13页 |
2.能够解决学生难于写作的问题 | 第13-14页 |
3.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 第14页 |
4.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 | 第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金字塔原理辅助写作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3.金字塔原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调研 | 第18-25页 |
(一)学生层面 | 第18-21页 |
1.厌学 | 第19页 |
2.写作缺乏逻辑性 | 第19-20页 |
3.写作成文能力差 | 第20-21页 |
(二)教师层面 | 第21-22页 |
1.缺乏理论知识 | 第21-22页 |
2.教学方法不当 | 第22页 |
(三)教材层面 | 第22-25页 |
1.过于陈旧 | 第22-23页 |
2.无参照模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建构基于金字塔原理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模型 | 第25-58页 |
(一)金字塔原理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 第25-28页 |
1.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2.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优势 | 第26-28页 |
(二)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28-29页 |
(三)建构应用文金字塔结构模型的方法 | 第29页 |
(四)建构中职应用文文体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29-49页 |
1.“请示”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30-32页 |
2.“报告”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32-34页 |
3.“通报”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34-35页 |
4.“通知”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35-36页 |
5.“求职信”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6.“计划”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38-40页 |
7.“总结”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40-42页 |
8.“调查报告”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42-44页 |
9.“营销策划文书”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44-46页 |
10.“职业生涯规划”金字塔结构模型 | 第46-49页 |
(五)建构中职应用文金字塔结构模型的训练方法 | 第49-58页 |
1.课业设计方案 | 第49-51页 |
2.学习材料工作页 | 第51-58页 |
第三章 基于金字塔原理进行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例设计 | 第58-71页 |
(一)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 第58-61页 |
1.学情分析 | 第58-60页 |
2.教学方法 | 第60-61页 |
(二)课堂教学实录(以请示为例) | 第61-67页 |
(三)金字塔模型辅助应用文教学模式的评估和改进 | 第67-71页 |
1.应用评估 | 第67-69页 |
2.改进措施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A | 第74-76页 |
附录B | 第76-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