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沉浸体验定义 | 第12-13页 |
·沉浸体验的理论模型 | 第13-14页 |
·早期模型 | 第13-14页 |
·中期模型 | 第14页 |
·后期模型 | 第14页 |
·沉浸体验的维度 | 第14-15页 |
·沉浸体验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面谈法 | 第15-16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心理体验抽样法 | 第16-17页 |
·沉浸体验的应用研究 | 第17-20页 |
·沉浸体验在运动方面的研究 | 第17-18页 |
·沉浸体验在工作生活领域的研究 | 第18-19页 |
·沉浸体验在网络领域的研究 | 第19-20页 |
·沉浸体验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 第20页 |
·沉浸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22页 |
·动机与沉浸体验 | 第20-21页 |
·人格与沉浸体验 | 第21-22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22-23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研究设计 | 第23页 |
4. 研究—,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的现状研究 | 第23-30页 |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工具 | 第24页 |
·结果 | 第24-28页 |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 | 第24-25页 |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 | 第25-26页 |
·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 | 第26-27页 |
·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分析 | 第28页 |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分析 | 第28-29页 |
·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分析 | 第29页 |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分析 | 第29-30页 |
5. 研究二,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0-36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结果 | 第31-35页 |
·不同学习动机大学生的学习沉浸体验 | 第32-33页 |
·不同自向性人格大学生的学习沉浸体验 | 第33页 |
·不同成就目标大学生的学习沉浸体验 | 第33-34页 |
·各影响因素与学习沉浸体验的相关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学习动机对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 | 第35页 |
·自向性人格对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 | 第35-36页 |
·成就目标对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 | 第36页 |
6. 研究三,不同内在动机和不同任务目标条件下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 | 第36-42页 |
·问题提出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统计处理 | 第38页 |
·实验程序 | 第38-39页 |
·结果 | 第39-41页 |
·描述统计 | 第39-40页 |
·不同内在动机水平大学生在不同任务目标下学习沉浸体验的方差分析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7 总讨论 | 第42-46页 |
·大学生沉浸体验的现状 | 第43-44页 |
·沉浸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45页 |
·不同内在动机和不同任务目标条件下的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 | 第45-46页 |
8. 结论 | 第46页 |
9.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