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图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林业产业结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18-26页 |
·绿色GDP相关概念及核算方法 | 第18-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8页 |
·绿色GDP的核算方法——能值分析步骤 | 第18-19页 |
·林业产业的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林业产业的内涵 | 第19-20页 |
·林业产业的划分 | 第20页 |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20-21页 |
·产业结构的定义 | 第20页 |
·产业结构演进模式 | 第20-21页 |
·产业结构优化 | 第21页 |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灰色预测方法 | 第22-24页 |
·灰色发展决策方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基于绿色GDP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 | 第26-45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资源概况 | 第26页 |
·自然条件 | 第26页 |
·社会条件 | 第26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现状 | 第26-27页 |
·基于能值分析的大兴安岭地区绿色GDP核算 | 第27-30页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27-29页 |
·能值方法结果分析 | 第29页 |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GDP核算 | 第29-30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间的演进分析 | 第30-34页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30-31页 |
·林业产业间结构比例的动态分析 | 第31-32页 |
·林业产业间的演进分析 | 第32-34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一产业内的两阶段演进分析 | 第34-37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34-35页 |
·林业第一产业内的第一阶段演进分析 | 第35-36页 |
·林业第一产业内的第二阶段演进分析 | 第36-37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二产业内的演进分析 | 第37-41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37-38页 |
·林业第二产业内的演进分析 | 第38-39页 |
·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内的演进分析 | 第39-41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三产业内的两阶段演进分析 | 第41-44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41-42页 |
·林业第三产业内的第一阶段演进分析 | 第42-43页 |
·林业第三产业内的第二阶段演进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预测及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 | 第45-56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预测 | 第45-50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45页 |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预测 | 第45-48页 |
·林业产业结构演进预测的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方法的大兴安岭地区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 | 第50-55页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51-52页 |
·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方法的林业产业发展速度的评价 | 第52-53页 |
·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56-63页 |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56-57页 |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57-60页 |
·木材原材料供给充足条件下的优化对策 | 第58-59页 |
·木材原材料供给缺乏条件下的优化对策 | 第59-60页 |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 第68-70页 |
附录2 | 第70-73页 |
附录3 | 第73-74页 |
附录4 | 第74-76页 |
附录5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